【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龔舒斌報道:為期四天的第八次中國草莓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草莓文化節2月19日在皖長豐縣落下帷幕。來自國內外的國內外草莓專家、草莓經銷商、種植大戶等近1300名嘉賓參加了大會。
長豐作為全國設施草莓種植第一大縣、國家級草莓標准化生產示范區,享有“中國草莓之都”的美譽。“長豐草莓歷經30年的發展,從露天栽植到設施栽培,從提籃小賣到暢銷全國、出口海外,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極具成效的發展道路。”據長豐縣委書記許華介紹,2017年,長豐草莓種植面積達成21萬畝,以“紅顏”、“豐香”等鮮食品種為主,總產量預計將突破35萬噸,產值預計將達到45億元。全縣目前共有草莓種植戶8萬多戶,從業人員近18萬人,品牌價值31.53億元,名列全國優質農產品十大知名品牌,是優良品質的保證、國內產業發展的標杆,受益農民36萬人,連續多年穩居全國設施草莓生產第一大縣。全縣70%草莓果品銷往京津地區,北京市場70%的草莓、天津市場60%的草莓來自長豐。
美國草莓育苗專家 “長豐草莓令世界刮目相看”
長豐草莓三新技術展示區是第八次中國草莓大會重要參觀點之一,佔地面積50畝,總投資600余萬元,展示區內集中展示了草莓生產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模式三新技術,成為中國中部江淮區域唯一草莓資源圃。充分展示了以色列肥水一體化、捕食蟎、活性離子水、生態補光燈、雄蜂授粉、雙層內保溫鋼架、高溫悶棚等多項國內前沿綠色增效技術。園區建成12000平方米連棟溫控大棚,內部布置高架無土栽培和苗床設施,集中展示國內外276個草莓新優品種。
來自美國的草莓育苗專家科特對三新技術展示區贊不絕口。“中國草莓發展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驚人。這次應邀參加中國草莓大會,在長豐看到這麼大規模的展示區,真的讓我震驚到了,長豐草莓令世界刮目相看。”同時,科特也給長豐草莓發展提出了建議,“希望長豐人能將草莓產業堅持發展下去,同時在新品種的研發和保護上要多下功夫,培育出更純淨的草莓種苗,此外在草莓的運輸方面還有待加強,相信長豐的草莓產業會越來越好。”
長豐草莓種苗出口韓國
合肥市豔九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安徽省長豐縣,集草莓脫毒組培、工廠化育苗、新品種選育、標准化生產示范、技術培訓和草莓采摘觀光休閑于一體,是一家現代農業科技企業。如今在豔九天草莓園區,這里正在充分利用高新技術種植草莓。
經過多年來的不斷探索,園區先後建立了國內最先進的脫毒草莓高架育苗及水肥一體化管理系統、草莓物聯網管理系統以及草莓病毒分子檢測技術。目前,建有脫毒草莓種苗設施繁育區122畝,其中連棟大棚15000平方米,雙層鋼架大棚育苗區100畝,年繁育脫毒草莓原種苗100萬株,生產種苗1000萬株,有效保證了長豐縣20萬畝草莓種苗3年一更新。“現在我們公司年營業額超過1000萬元,草莓種苗銷往全國各地。去年,我們還將15萬株草莓種苗出口到了韓國,也為我們長豐草莓走向世界開了個好頭。”公司總經理沈海燕說,目前正在自主研發草莓新品種九天鴻運,有望再度提升長豐草莓的知名度。
質量安全 長豐草莓三十年不斷壯大的秘訣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龔舒斌報道:長豐草莓從1987年開始零星種植,發展到三十年後的今天,面積21萬畝,年總產量35萬噸,總產值突破45億元的全國草莓第一大縣。質量安全是長豐草莓三十年不斷壯大的秘訣。
在發展壯大草莓產業規模的同時,他們清醒地認識到:質量安全是長豐草莓的生命和產業提升的重中之重。
為此,該縣以創建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為契機,深入開展草莓產業提升行動。大力組織開展綠色標准化生產,推廣普及了高畦栽植、大棚三膜覆蓋、蜜蜂授粉、微噴滴灌、水肥一體等技術,出台了《長豐縣草莓標准化生產和質量安全管理辦法》,設立了草莓標准化生產和質量安全管理專項資金,有力促進了草莓標准化生產水平的提升。
為了切實提高生產經營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通過開展草莓質量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制作電視專題片、刊登報紙專欄、發放技術明白紙、開展科技進村入戶、送科技下鄉等多種形式,向草莓專業合作社、生產企業、家庭農場、農村基層干部、基層農技人員、廣大莓農以及投入品經銷商等,大力宣傳草莓質量安全法律法規知識,無公害草莓標准化生產技術、安全用藥及科學施肥技術等,不斷提高生產經營人員的質量安全法律法規意識,積極營造人人關注草莓質量安全、監督草莓質量安全的氛圍,引導廣大莓農在草莓生產過程中使用高效、低毒或無毒、綠色生物農藥,切實把好生產投入品源頭關。
在組織綠色標准化生產過程中,建立了目標責任制、運行跟蹤督查制、全程技術指導制。組織科技人員制定了《草莓育苗技術規范》、《江淮草莓促成栽培生產技術規程》、《草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規程》、《長豐縣草莓促成栽培安全生產技術規程》等標准化技術規程,其中3項標准不僅在長豐縣得以實施,而且被安徽省技術監督局批准為省內地方標准。
監管檢測體系基本建成,草莓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縣組建成立了長豐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建成了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14個鄉鎮全部建成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建立了91個規范的生產基地速測室。明確了機構,配置了設備,配備了專人,監管力度持續加大、檢測水平逐年提高,監管檢測效果逐年顯現。2016年縣檢測站開展上市蔬菜、草莓抽樣檢測6018個樣品,合格率99.74%;鄉鎮監管站開展上市蔬菜、草莓抽樣檢測106800個,合格率98.34%;示范基地速測室開展自檢,檢測草莓、蔬菜樣763個,合格率99.2%。同時,該縣強化鄉鎮屬地管理職責,對本轄區草莓質量安全負總責,轄區內從事草莓生產的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散戶等100%備案,分類型建立了草莓質量安全監管服務網格,落實網格監管責任人,實行網格化責任管理,確保監管全覆蓋、無死角,草莓質量安全生產得到有效保障。
三十年癡心不改 終把“長豐草莓”做成全國第一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龔舒斌報道:安徽省長豐縣從1983年開始種植草莓,到目前為止,種植產量佔全國的十分之一,出口全國各地,從零散到規模,從人工到智能,較之國內其他草莓種植產地,長豐有何種基因,助力草莓種植在全國獲得一席之地?
在長豐草莓發展至今的三十多年歷史中,歷屆縣委、縣政府的都高度重視,長豐草莓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多年穩居全國設施草莓第一大縣,他們堅持不斷抓好產業發展引導。堅持把草莓作為該縣特色農業的主導產業來抓,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7-2016 年,財政累計用于草莓育苗推廣、鋼架大棚等生產環節的獎補資金達 9000 多萬元。在全國首創了草莓生產信貸加保險試點工作,探索建立了農村信貸與農業保險相結合的銀保互動機制,有效降低了農戶的生產風險。堅持不斷抓好市場推介和營銷服務。堅持面向大市場、面向北方市場、面向高端市場的思路,創新抓好市場推介和營銷服務。從 2001 年開始,該縣連續成功舉辦了多屆草莓文化節宣傳推介,長豐草莓銷售市場陸續步入全國各大中城市。堅持不斷抓好產業和品牌提升。通過開展系列宣傳推介活動,大幅提高了長豐草莓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拓寬了長豐縣特色農產品的外銷渠道,提升了市場競爭力,創建了“長豐草莓”知名品牌。
近年來,該縣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深入開展農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堅持把特色農業做大規模,規模農業做出特色,特色農業做出品牌。該縣大力發展草莓產業,長豐草莓種植規模逐年擴大,成為最具特色、最成規模、最有影響、最受關注、最聚人氣的特色農業。草莓種植21萬畝,預計總產量35萬噸,總產值將突破45億元,畝均產值2.3萬元,畝均純收入1.8萬元,草莓種植戶8萬多戶、從業人員17.5萬人、受益農民36萬人。涌現出水湖、羅塘、左店、杜集、義井5個草莓萬畝鄉鎮,形成了“鄉鄉有莓園”、“村村有種植”的良好局面,產業集聚效應凸顯,連續多年穩居全國設施草莓第一大縣,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近一半來自草莓產業。大力發展草莓這個高效優勢產業,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成為安徽省乃至全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典范,成為農民增收的新動能、新途徑。
下一步,該縣將按照建設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草莓產業基地目標定位,大力實施草莓產業提升行動,堅持蜜蜂傳粉、水肥一體、自然成熟種植模式,着力建設綠色草莓產業開發區,招大引強,延伸產業鏈,以草莓工廠化育苗、規模化種植、品牌化營銷、商品化加工為重點,建設草莓育苗中心、標准化生產基地、大型批發市場、精深加工廠等,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的草莓綠色食品標准化生產基地,建設全國乃至世界知名漿果大縣,把“長豐草莓”創建為全國馳名商標乃至世界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