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本地新闻

农民歌手胡吉英 把巢湖民歌唱进中南海

2017-02-21
来源:香港商报网

  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皖中腹地的巢湖市,历史悠久,湖光山色旖旎。

  巢湖民歌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夏朝,涂山女偃攸所歌“候人兮猗”,虽仅四字,但它却可称得上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首情歌,也正是巢湖民歌的源头初音。

  巢湖民歌体裁上品种齐全,主要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别。音乐格调上千姿百态,有的高亢激越、雄浑遒劲,有的委婉温约、清新秀丽,大都是人民群众在劳动中因时因地、即景吟唱。题材上丰富多样,涉及到劳动生产、社会生活、乡风习俗、历史传说、人生哲理和男女恋情等各个方面。

  《姑嫂对花》唱进中南海

  2017年2月15日上午,我们采访了当年把巢湖民歌唱进中南海的农民歌手胡吉英。胡吉英今年85 岁,家住安徽省巢湖市苏湾镇司集社区小衖村22号,前后两进,6间砖瓦平房,四世同堂,房前屋后,山清水秀。当胡老和我们谈起把巢湖民歌唱进中南海的事时,老人家激动不已,满脸幸福。1955年3月的一个夜晚,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里。从巢湖岸边的秧田里走出去的农民歌手胡吉英、刘宏英登上了国家顶级演艺大舞台,代表翻身解放的巢湖人民,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唱了巢湖乡音《姑嫂对花》。裹挟着泥土般芳香和质朴的演唱受到领袖们的高度赞扬,农家女幸福地被安排与领袖们合影留念。“当时我和刘宏英俩在北京住了半个月,演了七八场。从北京回来后,省里面把我和刘宏英安排在安徽省文工团工作,我说我不识字,干不了,不给公家添麻烦。就这样我又到农村种地,刘宏英在安徽省文工团工作到退休。在演唱巢湖民歌《姑嫂对花》中我是扮演嫂子,刘宏英扮演的是小姑子”。说到这里,胡吉英老人仿佛还沉浸在62年前的那个幸福时刻里,亲不自禁和她的学生——巢湖民歌省级传承人、安徽巢湖学院的李家莲老师,再一次为我们演唱了巢湖民歌《姑嫂对花》。她那纯正自然、悦耳动听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久久回荡在这早春二月的田野里。

  巢湖民歌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尤其是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的提出,唤起巢湖大地民歌创作和吟唱的热潮。

  1958年9月,中国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司集共同主持召开了“全国社会主义歌咏运动现场会”。国际上共有十三个国家元首、27个艺术团体多次到安徽省巢湖市司集观摩造访。同年该地被国务院评为“社会主义劳动先进单位”,誉为全国文化之乡。1958年,歌唱家王昆还专门来巢湖向胡吉英学唱《数板山歌》。1964年初,著名音乐家李焕之根据巢湖市烔炀秧歌等民歌素材创作一曲《巢湖好》(陆进词),成为巢湖新民歌的代表作之一。1975年,民歌手鲁昌光、崔道英,将男女声二重唱《绿浪滚滚迎面来》唱到北京,在“全国民族民间独唱、重唱、独奏、重奏音乐会”上博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巢湖民歌的魅力还吸引着外国友人的关注。韩国一些民歌研究专家对巢湖民歌情有独钟,曾于1995年7月和9月两度组团来巢湖考察民歌。2002年8月,韩国民俗学会会长、江陵大学教授姜腾鹤又率田歌考察团慕名来巢湖考察采风,他们听了司集镇的老、中、青、少四代民歌手演唱后,赞不绝口。

  随着巢湖民歌唱遍巢湖大地,唱响省内外,唱到首都北京,其影响日益扩大,受到专家们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6年5月,巢湖民歌终于登上了最高荣誉殿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香港商报通讯员 徐小中 黄大鹏 记者 龚舒斌

[责任编辑:许淼祥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