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罗汉
黄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路海燕(右一)和市文化委主任胡建斌(右二)在文博会现场。
文物是文明的鮮活載體、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黃山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文物眾多,徽派古建筑更是點多面廣、星羅棋布,成為徽州文化的承載體和活化石,保護利用好徽派古建筑,就是守住徽州文化的“筋骨肉”、傳承徽文化的“精氣神”。近年來,黃山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關于文物保護的重要論述,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直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自覺把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作為重大責任,大力實施徽州古建筑保護利用工程,推動文物資源由靜態保護向活態利用升級,努力實現保護與利用互促共進、良性循環,讓珍貴的徽州文化留下來、活起來。工程實施以來,全市新增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5個、總數達17個,新增中國傳統村落25個、總數達68個,占全省61.2%;屯溪老街入選全國首批歷史文化街區,為我省唯一上榜街區;徽州府衙修復工程獲魯班獎,為全省古建項目首家;168個古村落入選安徽省傳統村落,占全省46.2%;唐模等66個中國傳統村落獲中央財政項目支持,為全省最多。2016年10月27日《人民日報》以《老宅 流轉 新生》為題,專題介紹了我市古民居保護新機制。具體工作中:
堅持多方發力,不斷放大徽州古建筑保護利用的聚焦效應。
將此項工作當作系統工程來對待,既發揮文化、文物部門的“主力軍”作用,也強化各級各部門的“生力軍”作用,著重完善“五保障”:一是組織保障。建立文化、發改、財政、旅游等部門齊抓共管、協同推進的聯動機制,構建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二是政策保障。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制定出臺《黃山市古村落保護利用辦法》等10余個規范性文件,就涉及古建筑搶修、認領、土地轉讓、房屋登記、資金支持等事項進行明確規范。目前我市正在強力推進徽州古建筑保護利用地方性法規的立法工作。三是人力保障。組建25人的市級徽州古建專家組隊伍、46人的古建科研隊伍;完善23支古建修繕隊伍、62名聯合執法人員隊伍、697名文物監督員隊伍,合力推進古建筑保護工作。四是規劃保障。在修編市縣(區)、村鎮建設等規劃過程中,就古城、古街、古村落等的保護做出明確安排,并制定專項保護利用規劃,科學推進實施。五是落地保障。完善責任包保、日常管護、聯合執法、管理審查和社會監督等機制,構建市、縣、鄉鎮、村多級包保網絡,實行“網格化”管理,把古建保護責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落到每一人。
堅持精準著力,不斷創新徽州古建筑保護利用的品牌效應。
將此項工作當作創新工程來突破,針對關鍵節點,著重解決“四難題”:一是解決“資金難籌”問題,堅持:政府投資,市財政每年安排600萬元專項資金投入保護利用;對上爭資,精心謀劃編制上報徽州古建筑保護利用項目,已爭取資金4.86億元;招商引資,引進相關項目116個,資金8.6億元;社會融資,引導社會資本以租賃、承包、聯營、股份合作等形式投資保護利用,江南林交所與黟縣徽黃旅游公司共同成立徽州古建筑保護開發基金(總規模1億元,首期2000萬元);打捆用資,整合文物保護、美麗鄉村建設、世行貸款和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等資金項目,形成了民企獨資保護開發的“宏村模式”,政府主導國企經營的“西遞模式”,財政扶持民企經營的“呈坎模式”,國企開發村企合作的“唐模模式”,省外獨資村級協助的“祖源模式”,民企收購異地保護的“秀里模式”,多方集資整體提升的“木梨模式”,達到以政府資金撬動社會資金的良好“杠桿”效應,工程實施以來,累計完成投資27.48億元。二是解決“產權難定”問題,建立古民居產權流轉交易信息平臺,在全省創新開展古民居產權規范流轉試點,通過集中收儲古民居、對上申請報批、按規拍掛出讓、規劃公示實施“四步走”程序,目前已規范流轉古民居25幢。三是解決“技術難關”問題,組建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加平為核心的院士工作站和省徽派建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施“徽派古建筑聚落保護利用和傳承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等項目,開展徽州傳統建筑聚落的適應性改造和品質提升等4方面研究示范,加快構建徽州古村落、古民居分級分類體系,制定專業技術導則,制作西遞、徽州府衙等多維動態展示系統,為保護利用提供技術支撐。四是解決“模板難找”問題,積極實施國家樣板工程,徽州區呈坎以列入國家文物維修保護樣板工程為契機,探索創建南方片古民居保護標準;歙縣棠樾村基本完成全國消防提升示范應用項目建設;黟縣宏村正扎實推進國家文物消防安防示范工程建設,黃山市《古村落歷史文化的數字化仿真實現》和《徽州文物譜系》項目全面推進。
堅持一體用力,不斷提升徽州古建筑保護利用的經濟效應。
將此項工作當作品牌工程來推進,圍繞旅游、文化、生態一體化發展方向,以打造省級文化旅游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為抓手,以業態創新為動力,集中主打“四張牌”:一是民宿客棧牌。圍繞主推“徽州民宿”品牌,舉辦全國首屆民宿大會,建設民宿客棧50多家,推出“徽州民宿二十佳”,推動徽州古建筑成為鄉村度假新載體;著眼建設全國性民宿交易市場,與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等合作,啟動全國首家民宿產業綜合服務平臺建設。二是體育賽事牌。結合首屆黃山徽州馬拉松的舉辦,首創把奔跑線路與徽州古村落、自然風光等串聯起來,推廣徽州“慢生活”;結合“黃山168”國際徒步探險基地項目建設,將古村落、古道等有機融入探險線,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特色越野賽事。三是特色小鎮牌。積極推進古村落、古民居等向特色小鎮發展和提升,推動休閑產業發展。如:宏村藝術小鎮以攝影和寫生產業為切入點,打造藝術寫生基地、攝影影視創作基地、現代藝術交流基地和高端休閑度假基地;西遞遺產小鎮創設“西遞文化遺產論壇”,搭建高端遺產建筑創作、展示和交流平臺。四是文創平臺牌。利用古村落、古民居等古建筑,依托故宮博物院駐安徽黃山徽州傳統工藝工作站,積極推進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徽文化產業園建設。目前,徽文化產業園已招商簽約包括徽州四雕等傳統技藝類企業在內的企業31家,投產22家。
堅持清醒定力,不斷拓展徽州古建筑保護利用的社會效應。 將此項工作當作民生工程來落實,不忘文化為民服務的宗旨,將服務民眾貫穿于保護利用全過程,著重抓好“三利民”:一是結合開修古建筑,努力利民之所居。將保護利用工作與美麗鄉村建設、城鄉文明創建、全域環境整治等相結合,既抓好單體古建筑周邊環境整治,推動相互融合;也抓好古村落、古街保護利用過程中的整體生態修復、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較好改變了村容村貌和群眾居住環境。二是結合開發古建筑,努力利民之所富。積極推進民居租賃、流轉等,使一些原本老舊破損、而群眾又無力修復的古民居成為群眾增收的“香餑餑”;大力開發提升古建筑的旅游價值,增加群眾旅游經營和服務接待收入;全市旅游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也帶動農村勞動力轉移,提高群眾務工收入。三是結合開放古建筑,努力利民之所用。杜絕古建筑修好后就“鐵將軍把門”的做法,想法子打開大門,或作為民間非遺項目展演場所,或作為老年協會活動中心和村民議事場所,或作為村級農家書屋和好人鄉賢館,既傳承了徽州文脈,又解決了群眾難題,做到了保護利用兩促進。(作者系安徽省黃山市文化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