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江西 > 地市簡訊

南昌將制定共享單車管理規定

2017-09-14
來源:江南都市報

  南昌將制定共享單車管理規定

  明年完成城區道路非機動車停放泊位設置

  文/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陳文秀

  9月13日,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獲悉,南昌市政府辦公廳近日下發《南昌市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其中,2018年完成城區道路非機動車停放泊位設置;同時針對共享單車違停現象突出的問題,約談相關企業,研究制定共享單車停放管理規定。

  水生態治理: 整治5處黑臭水體

  南昌對水生態治理進行頂層設計,加快贛江水源保護和治理,全面排查贛江南昌城區段入河排污口,嚴厲打擊非法設置入河排污口,防止污水直接排入贛江污染水體。

  加快撫河和贛撫平原西總干渠水源地保護;完成南昌市城區幸福渠幸福二支河、龍潭水渠、烏沙河(北段)、西湖、玉带河北支共5處黑臭水體整治工作,2017年底前達到“初見成效”的目標,並做好前湖及其支流水系水體整治工作。

  針對南昌市范圍內2016年以來出現過劣V類和V類水質的6個重點斷面,除開展例行監測外,每月中下旬隨機加密監測一次。

  市容市貌: 制定共享單車停放管理規定

  南昌還要對公路、鐵路沿線、城市出入口及城鄉接合部,以及沿江沿湖和山體周邊進行整治。

  全面推行南昌市區內道路和區域的“馬路本色”行動。加快推進全密閉建築垃圾運輸車輛與建築垃圾管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對接工作。

  2017年各縣區要完成嚴控區110條、控制區90條道路的非機動車停放泊位設置工作,2018年完成城區道路非機動車停放泊位設置。同時針對共享單車違停現象突出的問題,要加強整治,約談相關企業,研究制定共享單車停放管理規定。老舊社區整治老舊社區基礎設施,建立健全小區物業管理,形成街道監管與社區自治的管理體系。

  大力推進停車場建設,解決市民“停車難問題”。以建設永久性立體停車場及地下停車庫為主,建設比例不得低于50%。全力推進2017年全市72個停車場建設計划,其中各城區60個,市教育局10個,市人防辦2個;力爭2017年底新增總泊位數21415個,其中平面停車泊位4976個、機械立體停車泊位6668個、地下停車泊位9771個。

  基礎設施: 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

  記者了解到,2017年年底前完成南昌縣污水處理廠、進賢縣污水處理廠和紅谷灘新區九龍湖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2020年底前,象湖、紅谷灘、青山湖、瑤湖污水處理廠等逐步實施除磷脫氮工程改造,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准。

  同時,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紮實推進洛陽東路(昌東大道—天祥大道)綜合管廊和青山北路(洪都大道—丹霞路)綜合管廊已開工項目的建設:加快推進新建項目前期手續的辦理,力爭2017年9月底前開工建設。

  繼續做好積水“阻改通”工作的同時,進一步加快近年來易積水點的改造工作,將改造30余處積水點。

  環衛設施: 改建、新建垃圾站中轉站

  南昌將全面實現國家對省會城市提出的城區生活垃圾100%無害化處理、垃圾分類率達35%、垃圾焚燒處理率60%、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0%目標;三年內改建、新建垃圾站中轉站42座、公廁54座。實施麥園垃圾填埋場存量治理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填埋庫區雨污分流改造、滲濾液預處理設備更新改造、環庫區消防通道、生態修復等。力爭新建垃圾焚燒飛灰填埋廠、新建麥園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

  結合南昌市將實施的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對南昌市現有小型混合垃圾轉運系統進行升級改造,以對接垃圾分類收集系統。計划用三年時間即2018-2020年,按每個城區、開發區(新區)配套2-3座中型垃圾中轉站(日轉運能力150-200噸)。將現有市區約117座小型混合垃圾轉運站改造為有害垃圾貯存池、可回收物貯存池或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收集站點或電動垃圾收集車充電站及道班房等。

[責任編輯:蔣璐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