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江西 > 商報專稿

【鄉村振興】高連珠:要把古村落當傳家寶來搶救保護

2018-01-26
來源:香港商報網

   

  江西省人大代表、金溪縣縣長高連珠。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黃穎報道:江西金溪縣是千年古縣,文化遺產豐富,青山綠水間散落着大量古村落。據不完全統計,金溪境內格局保存完整、歷史風貌保存較好的具有類似歷史文化名村文化價值的古村落逾百個,其中已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有21個,居全省前列。日前,江西省人大代表、金溪縣長高連珠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古村落是傳到我們手上的傳家寶,現在已經到了要搶救傳家寶的時候了。金溪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物和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獨特的“金溪模式”漸顯成效。
 
  分級保護 因地制宜
 
  高連珠介紹,金溪全縣明清古建築共有11633棟。2016年第四屆文化遺產保護和數字化國際論壇(CHCD)“數字遺產中國行”活動在金溪開展時,與會專家學者簽署的“金溪共識”中給予公論:金溪擁有全國以縣域為單位數量最多的明清古村落群,這些獨具特色、格局完整的傳統村落資源,可謂沒有圍牆的傳統村落博物館群。但隨着時代發展,一批年代久遠的古跡岌岌可危,面臨村空屋倒的窘境。政府如何有效保護如此厚重的文化遺產傳承,使之造福于民,是一道亟待破解的考題。
 
  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金溪縣將上百個古村落分成三個類別來進行維修。第一類是比較精美的村落,要進行原汁原味的保護,並拿出來申遺。第二類是交通條件較好、周邊自然風景不錯的村落,就借助秀美鄉村建設等來進行保護利用,並發展旅游。第三類是大量空置的古建築,就需要想辦法修復保護下來。
 
  社會參與 合力共建
 
  高連珠提出了保護性利用的五句話原則:不做搖錢樹,要做傳家寶;村內做減法,村外做加法;保護筋骨肉,傳承精氣神;吸引外來客,留住原住民;不砍三板斧,要做長遠計。
 
  從2015年起,金溪縣開始推行“一員護一文物”“一員管護一古村”的專人看護機制。他們還面向社會發起老屋認修倡議,形成了“老屋認修——游墊模式”。 此外,金溪縣還成功爭取中國傳統村落和中國文物保護基金項目,將金溪縣列入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拯救老屋行動”的試點,並努力借助CHCD平台,將“金溪傳統村落群”列為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的試點,將金溪建成利用數字技術的文化遺產范例。 高連珠說:“現在我們也准備在國家的文物保護基金會下面成立一個金溪古村落保護基金,整合我們金溪的鄉賢,以及其他有志于保護古村落的能人志士來出一份力,借助社會力量來籌集資金,對古村落進行保護。”
[責任編輯:吳梓泳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