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郭美勤 林穎萍報道:盛世興水,惠澤民生。2月8日,江西全省水利局長會議在南昌召開。江西省水利廳廳長羅小云在會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來,江西省完成水利投資903億元,年均投資規模超過180億元。解決834.68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除險加固26座大中型病險水庫和5762座小型病險水庫,治理260多個中小河流項目……這五年,江西水利改革發展成績斐然。”
會上,羅小云作了《全面貫徹落實党的十九大精神 譜寫新時代江西水利事業新篇章》的報告。他指出,這五年,是江西抗災減災成效最明顯、人民群眾受益最多的五年,是江西水利投資規模最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最快的五年,是江西水利改革攻堅力度最大、亮點工作紛呈多樣的五年。治水興水高潮迭起,水利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方位。
河長制工作亮出新名片
江西省水利廳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新方針,從江西省省情水情出發,先後出台《關于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意見》和《江西省水生態文明建設五年(2016—2020年)行動計划》,加快推進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在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路下,2015年江西省提出全面推行河長制,2017年以推進流域生態綜合治理為抓手打造河長制升級版,啟動流域生態綜合治理試點,實現了見河長、見行動、見成效。
防洪抗汛減災能力顯著提高
江西貫徹落實《党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牢固樹立風險管理和綜合減災理念,先後戰勝了2013年大范圍的嚴重伏秋旱,成功抗擊了2014年德安縣超歷史特大洪水、2015年梅川江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和2016年、2017年長江鄱陽湖大洪水,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城鄉供水安全。十八大以來江西省年均因洪澇災害死亡人數明顯下降。特別是2016年、2017年江西省遭遇長江鄱陽湖大洪水,鄱陽湖超警戒水位持續時間長,在防汛抗洪斗爭中,不斷創新科學防汛舉措,在定期會商機制、督查問責機制、指揮調度機制、搶險技術創新以及宣傳輿論引導等方面不斷創新,有力地抗擊了長江鄱陽湖大洪水,實現了“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確保重要堤防和重要設施安全”的防汛目標。
水利保障助力鄉村振興
當前,鄉村振興戰略正在江西省全面推開。水利是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支撐。羅小云廳長強調,在水利扶貧攻堅上,要加強貧困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水利建設,着力解決飲水、用電、灌溉、防洪等問題;在農田水利上,做好高標准農田建設中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技術指導和服務,着力構建配套完善、節水高效、運行可靠的農田灌排體系。在美麗鄉村建設上,開展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加強鄉村水生態系統綜合整治,推進農村水生態修復保護,加強農村河塘清淤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