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特别报道

港媒走基層看四川綿陽系列報道之一

2020-06-10
来源:香港商报网
綿陽市涪城區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

  【香港商報網訊】5月26日開始,四川省綿陽市委宣傳部組織中央、省市等新聞媒體走基層活動,深入綿陽各市區縣看發展、看變化,第一站走進涪城區。
 
鄉村振興成果展廳 張寶杉 攝
 
  涪城是綿陽市主城區、核心區和國家科技城建設的主戰場, 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7.79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48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21685元,同比增長9.1%。近年來,涪城區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總抓手,圍繞全面建設高質量發展樣板區定立,在構建科技城集中發展區、臨港經濟發展區、中心城區、農旅融合區「四片聯動」、全域發展新格局中,立足主城區優勢,堅持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深耕「一個園區」承載、「兩翼齊飛」助力、「三大機制」賦能、「四大保障」護航的「1234」發展路徑,逐步探索出了一條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之路。
 
  綿陽·涪城鄉村振興社會化服務中心立足國資平台,旨在對接政府行政資源、整合社會市場資源,服務三農、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整個服務中心分為三大區域,包括「涪城現代農業科技孵化器」、「鄉村振興成果展廳」、「鄉村振興社會化服務大廳」,形成了兼具社會化服務、項目孵化、人才招引、展覽展銷、文化創意、辦公培訓等多種功能綜合服務體。
 
大數據平台 張寶杉 攝
 
  服務中心功能一(孵化),面向職業農民、大學生、返鄉農民工、複員軍人等創新、創業主體,按照「政府引導、企業運營、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原則,集中打造融合科技示範、技術集成、成果轉化、創業創新平台服務為一體的農村科技創業的新平台,營造低成本、專業化、社會化、便捷化的農村科技創業服務環境,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同時,服務中心和孵化器聯合引進項目申報,法律援助等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服務。截至2019年末,成功孵化好彩農業、兆豐源農業、原香田園農業等12家企業。此外,孵化器先後組織開展創客企業管理培訓、種植技術培訓、企業財務管理培訓等專業培訓活動,與農村合作社聯合組織培訓科技示範戶268戶,開展種植技術規程、病蟲防治培訓班等專業課程,累計培訓1500人次。
 
  服務中心功能二(服務),結合農業農村發展的需要,確保為群眾、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中心打造了以金融對接服務、科技服務、生產服務、農民工服務、黨群服務五大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一站式」服務平台,分類開展全程託管服務、菜單式環節服務、專業化規模化服務。
 
  服務中心功能三(大數據):全方面收集區域內涉農基礎數據,包括:農地數據、農戶分佈數據、農業人才情況、農作物種植品種及分佈等涉農要素,智能分析並形成地圖GIS標註,直觀展示區域內綜合農業社會化服務相關數據,並對涉農主體如農業園區、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進行年度發展趨勢分析預測,為決策提供數據基礎;大數據支撐服務是各項服務的基礎應用支撐,是鄉村振興社會化服務的重要支撐。
 
  涪城區連續23年獲評四川省「十強縣」,連續7年蟬聯全省縣域經濟「十強縣」前三甲,2018年獲得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強縣殊榮,2019年獲得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區稱號。成功創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入選全國首批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創建縣和省級田園綜合體試點縣,獲評2018年度全省推進農村重大改革工作先進區,「三新三化」模式入選「四川省十大改革案例」。(張麗 張寶杉)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