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特别报道

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前特首梁振英呼籲科技創新需打破國家「孤島」

2020-09-28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郭代勤 報導:9月28日,在首屆「全球科技創新論壇」中國香港分會場上,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前特首梁振英在論壇上表示,科技創新領域不僅需要跨國界合作,更需要跨領域合作。
 
 
  首屆「全球科技創新論壇」以「科技創新:新經濟·競爭力·全球化」為主題,以成都為主會場,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為分會場,三地同時連線舉行。論壇匯聚了來自全球國際大都會的科技翹楚和金融領袖,共同探討企業競爭力、全球化和科技創新等議題,展望全球科技創新領域的新圖景。
 
  梁振英在論壇上表示,科技創新領域不僅需要跨國界合作,更需要跨領域合作。「在過去的40年,在全球化下,國際合作已經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製造業和貿易現在完全依賴於全球供應鏈,特別是金融和專業服務業也基本實現了全球化。」在他看來,這種全球化也是推動了我們的互聯互通。與貿易類似,乘着全球化東風,通過不斷的國際合作,科技創新領域的發展也達到新高。
 
  梁振英認為,創新和技術領域的理想合作並不只是全球合作,而意味着多部門的合作,這種合作最終將以某種方式給大多數的經濟體帶來好處,使得數百萬人擺脫貧困和苦難、創新和技術,更加自然地實現跨越國際流動,這也確保欠發達國家的人們獲得更好的商品的服務。
 
  然而,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科技創新的交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儘管世界認識到,下一階段的經濟增長將由科技創新發展驅動,但在國家層面上仍存在政治、法律和政策方面的壁壘,這些壁壘阻礙或禁止了全球科技創新的轉移和共享,進而會限制經濟和社會發展。」梁振英說。
 
  他呼籲,必須打破國家「孤島」,克服國與國之間關於共享新技術的擔憂,促進國際更好地合作,釋放科技創新的發展潛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世界需要建立一個全球性的科技創新架構,這個架構需要消除彼此之間的不信任感,充分保護知識產權,使全球最佳實踐得以標準化,允許新技術的自由轉讓和交易,賦予新技術豐厚的獎勵,公平分配收益,並且有效防止弊端。」梁振英建議。
 
  這一架構的搭建應該首先從加強科技創新人才的交流開始。「對於科技創新領域的所有人才,應該有更多的國際對話和互動,並提供更多的激勵措施,鼓勵他們走出國門。」他強調,「尤其是包括大學生在內的青年才俊,應當鼓舞他們在國際舞台上,去展望職業藍圖,實現職業理想;同時跨越政治和文化的鴻溝,結交四海的朋友,建立個人以及企業層面的互信。」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