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黃山市徽州區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為契機,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農民自願等方式,盤活農村閒置資產,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農村三變改革,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村民增收致富。
岩寺鎮:農旅融合 探索「旅遊+研學」
走進岩寺鎮虹光村,乾淨整潔的道路,別致的竹籬笆菜園,創意的文化牆,精緻的小品打造……村容村貌的改變,吸引不少市民週末度假。一些村民瞅准商機,將破舊的老宅收拾起來,辦起民宿,開起農家樂,有的還發展起農旅融合產業,閒置的資產很快變成了「香餑餑」。
在村口不遠處,現年41歲的退伍軍人程民華正忙著打理農場內果樹。「原來這片都是拋荒地,有勞動力的年輕人外出務工,剩下的老人也做不了。後來村裏搞美麗鄉村建設,村莊變美了,遊客也多了,我就琢磨著搞起了水果種植。」2018年3月,程民華流轉了50畝土地,註冊成立黃山市徽州區裕華家庭農場,開始嘗試藍莓、水蜜桃、桑葚、覆盆子等種植,2020年農場經營收入達 20餘萬元。
美麗鄉村建成後,虹光村以發展田園綜合體為產業定位,充分利用農村土地確權和清產核資結果,在初步理清村集體道路、塘庫等資源性、經營性資產的基礎上,對外積極尋求合作,大力發展研學、休閒、觀光旅遊,探索「旅遊+研學」發展道路。除了程民華,返鄉創業能人汪雲海流轉50畝池塘,註冊成立了雲海家庭農場,發展起龍蝦養殖產業。村委會成立了徽州區岩寺鎮虹光村光旅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流轉50畝土地種植百花一號金銀花。黃山綠源農林開發有限公司流轉100畝土地,培育種植香榧、有機茶、苗木。虹光村委會也成立了徽州區岩寺鎮虹光村光旅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流轉50畝土地種植「百花一號」金銀花,開展親子採摘遊和加工銷售;同時還與黃山徽州浪漫紅文旅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悠悠種植合作社,流轉140畝土地,種植無公害蔬菜與有機水稻,打造精緻農業基地,專供超市……。社會資本的注入,大大改善了虹光村拋荒及粗放種植現狀,實現農業適度規模化經營。村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資金等形式入股企業、合作社或其他經濟組織,按照股份獲得收益,實現增收致富。
呈坎鎮:多方合作 端穩旅遊飯碗
位於徽州區呈坎鎮的幕容溪民宿,「五一」期間訂單爆滿,一房難求。一年前,這裏還是閒置多年的農產品交易中心和老村部大樓,無人問津。如今,這棟「沉睡已久」的建築悄然變身為精品休閒民宿,並每年固定為村集體經濟增加21萬元的收入。
近年來,呈坎鎮依託旅遊資源優勢,將閒置農房盤活利用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吸引社會資本投資鄉村旅遊,先後引進了澍德堂、首善儒宗、境地小舍等一批精品民宿,建成了呈坎寫生基地、靈山為民服務中心、楊幹驛站、上舍旅遊設施等一批產業項目,探索出了以固定資產、土地、山場及項目、資金等多種資產資源入股合作的發展模式,有效解決了部分村資產資源偏少、村集體經濟發展基礎相對薄弱等現實問題。
資源變資產。作為黃山市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地、「小練慘案」發生地的岩寺鎮石崗村,依託深厚的革命傳統和豐富的紅色遺跡,與黃山徽州浪漫紅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合作,以村莊整體紅色資源投資入股,通過企業規範化運營,實現村集體穩定增收,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記者 吳敏 通訊員 閆豔 李靜雯 蔣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