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要闻热点

民航機載設備創新研發中心雙流開建

2023-02-06
来源:香港商報網

    2月6日,位於成都國際空港經濟區(雙流片區)的民航機載設備創新研發中心項目現場彩旗招展,工程車整裝待發。未來,這裏將拔地而起一座集辦公大樓、企業服務中心、研發和生產於一體的航空機載設備研發製造中心。

    面向全國

    瞄準世界一流水平

    去年,成都機載設備審定分中心才成立,位於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附近的辦公室已裝修好了,首批工作人員已經就位。

    作為全國唯一的機載設備審定中心,該審定中心面向全國機載航電設備提供適航審定服務。

    航空電子系統是飛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據立鼎產業研究網數據顯示,機載設備整機價值佔比為 30%-40%,其中航電系統整機價值中佔比為 20%-25%。在我國,民航機載航電設備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與歐美等發達國家差距較大,預示着未來發展空間比較大。

    辦公樓還沒建起來,審定中心的業務已經紛至沓來。「我們手中已經有3個項目正在審定中,還有8個項目等着入庫。」成都機載設備審定分中心組建負責人、臨時黨支部書記鄭雪峰透露,最近他們接到一家單位諮詢,說有23個航電設備需要審定。為此,他和他的團隊正在面向全球招兵買馬。

    鄭雪峰和他的同事們對這個審定中心充滿了期待,他們的目標是將其打造成為具有世界一流能力的適航審定隊伍、具備世界一流水平的適航審定能力、成為世界一流水平的適航審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航七大審定中心之一

    為航電設備上天把關

    作為中國民用航空局佈局全國的七大審定中心之一, 成都機載設備審定分中心到底能做些什麼?

    鄭雪峰介紹,安全是民航業的生命線。為保障航空安全,安裝到飛機上的所有設備,質量要求都非常高,所有的「機載航電設備」均要經過嚴格的評審,拿到許可證後才能被允許安裝在飛機上。

    該審定中心由中國民用航空局授權,承擔國產航電類機載設備技術標準規定項目設計批准相關審查工作。換句話說,就是航電設備能不能上飛機,由這個機構審定的結果說了算。如果經審定符合國家的標準,獲頒了相應的許可證後才可被安裝在飛機上。

    舉個例子,乘坐飛機,在萬米高空之上,你想打開手機,連接互聯網,與地面上的朋友來一場空天對話。要實現這個功能,需要給飛機安裝一台提供網絡服務的設備。這個設備能不能安裝在飛機上?該審定中心給出的審定意見至關重要。「經審定合格,中國民用航空局適航司才會給申請方頒發許可證,如果沒有許可證,是絕對不能上飛機的。」鄭雪峰補充到。也有業內人士這樣解讀:「審定中心,直觀來說就是把關發放通行證的機構。」

    建圈強鏈

    助推成都航空產業集群發展

    目前,中國民用航空局形成了以適航審定中心(北京)為總部,上海、瀋陽、西安、江西、廣州、成都審定中心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機載設備審定分中心為何會落子四川成都市雙流區?

    有業內人士分析, 成都市雙流區是一個坐擁千萬級機場的城市。數據顯示,2022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781.7萬人次,國際進出口貨運吞吐量逆勢增長53.7%。這座城市的航空經濟產業基礎好,最近正在推動的121城市功能體系加快構建,其中第一個「1」就蘊含了「國際航空門戶樞紐核心功能」。「一方面表明了國家和民航局對民航適航審定工作的關心;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成都國際樞紐對相關產業帶來的吸引力。」這位業內人士如是說。

    「這家審定中心入川,還可能增強四川、成都、雙流機載航電設備產業積聚的吸引力,有助於構建起設計、研發、製造、維修、審定完整產業鏈,對咱們的建圈強鏈可起到助推作用。」雙流區航空經濟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這將進一步提升成都在航空製造方面的行業話語權,吸引國內外更多的航空資源向成都投入,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助推航空產業集群發展。

    記者了解到,民航除了在雙流佈局機載設備審定中心外,還佈局了民用航空飛行校驗中心、中國民用航空航油航化適航審定中心和民航西南地區醫學中心,共同構建了4大航空功能平台,分別為地面機場、機載航電設備、航油航化材料、飛行員和乘務人員等提供適航審定和身體健康審定,進一步賦能航空運營服務、航空製造維修等產業。

    雙流區航空經濟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這四個中心可優化成都市的航空產業生態,為當地的航空經濟產業提供保障支持,也為航空經濟之都建圈強鏈、加速產業聚集起到助推作用。(記者 郭代勤)

頂圖: 民航機載設備創新研發中心效果圖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