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图片新闻

5000多名醫療精英參與角逐!廣州2023「羊城工匠杯」急救技能大比拼

2023-04-20
来源:香港商報網

    為貫徹落實國家《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精神,提高廣州地區院前醫療急救人員專業水平,進一步提升廣州市急危重症救治水平與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能力,推動院前急救事業高質量發展,廣州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廣州市總工會於2023年3月1日至4月19日開展了為期一個多月的「羊城工匠杯」廣州地區第二屆院前急救技能大賽(以下統稱「急救大賽」)。

    據了解,本屆急救大賽全市共144間120急救網絡醫院參加,參賽人員包括急診科在職醫護人員和救護車駕駛員,共約5000人。本次急救大賽既賽出了個人風采,又賽出了團隊協作精神,共設有優秀個人獎、優秀團隊獎、優秀組織獎等獎項,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蔡建彬獲得個人特等獎,西片區代表二隊獲得團隊一等獎。

0420-wj01.jpg

決賽當天醫護人員急救技能展示。(徐紅 攝)

    大賽實現多個「首次」 推動急救事業高質量發展

    本次大賽有諸多創新之舉,實現多個「首次」:首次聯合市總工會舉辦「羊城工匠杯」冠名大賽;首次統籌市、區兩級120急救網絡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進行專業能力理論上機考試;首次將全市以急救專科聯盟形式劃分為15個片區實施分級組織。

    4月19日決賽現場,技能考核項目按照醫護組和救護車駕駛員組分開在不同的場地開展。醫護組決賽項目包括上機進行理論考核與模擬病例技能操作考核,考核基礎生命支持、成人氣管插管(經口明視下)、創傷院前急救處置、頸椎損傷的固定與搬運等院前急救四大項目的操作技能。醫護組考場內按照救護車內配置,模擬人、各式擔架、急救物品、除顫監護儀、便攜式呼吸機、創傷急救用品、氣管插管箱、脊柱固定設施等有序放置,各參賽隊伍循環上場,裁判員們緊盯規範和流程,緊扣關鍵環節。

    決賽現場,獲得個人特等獎的蔡建彬醫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本次比賽項目設置和臨時實際結合非常緊密。比如比賽過程中要求插管的過程中不能有失誤,同時有時間的限制,超過一定時間的就沒有分。在急救過程中臨床遇到需要氣管插管的病人非常多,也是在分秒必爭的同時要保證穩定。

0420-wj03.jpg

醫護組模擬病例技能操作考核。(通訊員供圖)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大賽救護車駕駛員隊伍首次參賽。據了解,救護車駕駛員考場除駕駛理論考核項目外,技能操作是室外車輛專業訓練基地,車輛分手動檔、自動擋,方艙型和普通型救護車,按照長距離倒車、窄路掉頭、曲線穿樁、單邊橋、靶心定點、平穩駕駛等不同項目逐一進行,過五關斬六將,步步細心謹慎。廣州市急救醫療指揮中心主任李雙明表示,救護車駕駛員也是院前急救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比普通駕駛的要求高很多。比如在平穩駕駛項目里,在救護車裏放一杯水,看駕駛結束後杯中的水還剩多少,來考察開車穩不穩。

0420-wj04.jpg

救護車駕駛操作技能考核。(通訊員供圖)

    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急診科主任、廣東省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主任委員、本次大賽的裁判長蔣龍元教授介紹,與以往以行政區域為單位出賽不同,本次大賽還首次將全市以急救專科聯盟形式劃分片區實施分級組織。

    據了解,廣州地區院前急救網絡由急救醫療指揮機構和「120」急救網絡醫院以及根據實際需要設立的區域急救醫療中心、急救醫療指揮機構直屬急救站組成。急救醫療指揮機構包括廣州市急救醫療指揮中心和番禺區、花都區、從化區、增城區、南沙區共5個急救醫療指揮分中心。

    自1989年成立廣州市急救醫療指揮中心至今,指揮機構從一個市級急救指揮中心發展到市、區兩級1個中心+5個分中心(番禺區、花都區、從化區、增城區、南沙區),網絡醫院包括了二級和三級醫院,從最初的25家網絡醫院發展至144家網絡醫院,形成覆蓋全市的院前急救醫療網絡。120院前急救肩負着全廣州地區日常院前醫療急救、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大型活動急救醫療保障等的組織、指揮調度與緊急醫療救援的重任。

    在新修訂《廣州市社會急救醫療管理條例》實施之際,在全市開展院前急救技能大競賽、大比武,是落實國家、省、市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通過以賽促訓,以賽促學,以賽促改,激勵全市急診急救醫務人員立足本職、鑽研業務、崗位練兵,鍛造精益求精的職業素養,着力打造一支業務精良、反應迅速、救治高效的院前急救隊伍,推動全市急救事業在新時期新階段的高質量發展,為城市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保駕護航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技術支撐。(記者 徐紅 通訊員 穗衛健宣)

    頂圖:醫護組模擬病例技能操作考核。(通訊員供圖)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