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要闻热点

成都蓉漂人才發展學院天府國際生物城基地揭牌

2023-06-13
来源:香港商報網

    6月13日,成都蓉漂人才發展學院生物城基地落成儀式暨生物醫藥行業跨界融合發展大會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舉行。本次大會以「四鏈融合,萬物競生」為主題,緊扣產業「建圈強鏈」主線,聚焦成都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的融合發展。

    大會現場,成都蓉漂人才發展學院天府國際生物城基地正式揭牌。據了解,該基地是按照「一院多區」發展策略,繼成都蓉漂人才發展學院總院(高新區)和公園城市人才發展分院(天府新區)兩大院區之外,首個設立在產業園區中的蓉漂人才發展學院基地。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相關負責人表示,基地將遵循總院的人才培育方針,結合總院的人才培育課程,為成都市生物醫藥行業人才提供一套定製化課程培育體系,其中包括《生物醫藥研究的交流探討系列課》《血友病靶向治療的突破新思路》《生物·分子·疾病·診斷·治療——致病突變功能提示》《基因測序的加速國產化》等多門生物醫藥方向的優質課程。同時基地將堅持人才發展與產業一線深度結合,持續推進生物醫藥行業人才隊伍建設。

    2019年4月,成都蓉漂人才發展學院在成都高新區國際人才城成立。截至目前,學院已累計簽約合作機構超30家,簽約講師超40人,累計培訓場次超4000場,培訓人數近50萬人次;圍繞成都市20個「建圈強鏈」重點產業鏈,為人才和企業提供近300門「菜單式」課程清單,打造經典現場教學線路11條,創新推出人才打卡地圖,形成「理論+實踐」相結合的特色課程體系。

    為進一步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發展,當天活動現場,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與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西南科技大學、成都醫學院、西南民族大學、川北醫學院等8所高校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建立生物城+高校產學研融合發展聯盟(高校成果轉化中心)。

    據悉,該聯盟是由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高校和相關機構,本着平等、自願、互利原則,組建的以園區、院校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型組織。聯盟致力於構建校企協同產學研高質量合作平台,創建富有專業特色的「成果轉化、人才招引、人才引育」合作模式,促進院校與企業共同建立創新創業人才發展體系,加快生物醫藥產業校企協同發展進程。

    在生物醫藥行業跨界融合發展大會上,園區企業、高校代表發佈行業系列創新成果,並現場開展跨界融合發展主題交流。與此同時,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海外高層次人才座談會也同步進行,園區企業海外高層次人才代表現場交流來蓉生活、工作感受,分享行業發展現狀及產業政策支持情況,並為人才及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同時,為加速人才聚集,成都天府生物城對標國內一線城市人才政策,參考成都市、成都高新區及雙流區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及人才認定標準,出台了《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人才發展專項政策》,重點瞄準人才吸引集聚、人才梯度培育、人才保障優居三個維度,實現人才引育高端化、人才保障全面化、人才服務精準化,切實增強生物城招才吸引力、人才培育驅動力和企業發展內生力。目前已經完成了第一批政策申報兌現,兌現金額達2300萬元,實現從頂尖人才到技能人才的全面覆蓋。

    值得關注的是,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在深入對標學習先進地區經驗的基礎上,針對生物醫藥行業落地了成渝地區首個生物醫藥人才服務綜合體——BIO-菁創園。BIO-菁創園總建築面積約22800平方米,目前已全面啟動裝修設計,擬於年底投入使用,業態佈局涵蓋生物城美術館、青年人才之家、外籍人才服務中心、蓉漂學院、職業技能培訓學院等,匯集高端人才服務、科技服務、人力資源、創新創業、生活美學等功能於一體,着力營造高效便捷的創新創業環境,打造專業化人才綜合服務示範高地。

    作為以「人城產」為主要發展理念的產業新城,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始終瞄準「三生融合、產城融合」,堅持「以人為本」,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宜業宜居生活環境。截至目前,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已聚集諾獎團隊 5 個,國家級院士團隊 4 個,高層次人才團隊 51 個,產業人才超過 11000 人。(記者 郭代勤)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