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中华大地

四川:聚焦五大方面 推進鄉村振興全面發力

2023-12-13
来源:香港商報網

    12月13日,四川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台階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在推進鄉村振興上全面發力」。

    發佈會上,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徐芝文介紹,今年四川糧食產量連續4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創26年來新高,生豬出欄、油菜籽產量穩居全國第1位;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成功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7個、數量全國第2,認定省星級園區155個,第一產業增加值穩居全國前兩位。農村面貌加快改善,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村活力動力不斷增強,呈現農業穩中向好、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的良好局面。

    據了解,四川省委先後召開十二屆四次全會和全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工作推進會,指出城鄉融合發展重點在縣域、難點在鄉村,必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明確堅持「抓好兩端、暢通中間」的工作思路,以縣域為重要切入點,以協調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為抓手,紮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強調聚焦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努力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加快形成鄉村全面振興的新局面。

    接下來,四川將聚焦糧食高產、農田水利建設、鄉村產業及人居環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深化農村改革等五個方面,加快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堅持糧食生產首保糧食播面,持續推進種植園地優化改造,嚴格實行耕地種植用途管控,確保糧食播面穩定在9600萬畝以上。開展主要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在90個糧食主產縣每縣建設1個萬畝高產示範片,大力實施科技到田,常態化開展專家團隊包片技術指導、農技人員包作物示範推廣,全力建設立足四川、面向西南的糧食高產「樣板區」。提高種糧效益,因地制宜發展糧經複合、糧經統籌,推廣間作套種、輪作和稻漁綜合種養等模式,建設「千斤糧萬元錢」示範基地,推進優質專用糧食基地建設,多措並舉提高種糧效益。

    實施天府良田攻堅提質行動,用8年時間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大力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推進山坪塘、提灌站等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實施農機裝備補短三年行動,推進建設3個省級農機專業園區,組建農機裝備聯合創新中心,加快丘陵山區適宜農機攻關突破,不斷提升農機裝備水平。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統籌推進路水電氣訊「五網共建」,全域開展村莊清潔暨庭院美化行動,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加大鄉村公共服務資源投入和統籌配置,着力補齊農村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短板。深入實施「天府糧倉·千園建設」行動,推進30個國省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每年建成60個國省級農業產業強鎮;加快建設50個特色產業「全鏈融合」引領縣,大力發展「美麗鄉村+」新業態,促進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用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和「浦江經驗」,紮實開展「積分制、清單制+數碼化」智慧鄉村治理試點,建好用好「川善治」數碼化鄉村治理平台,新創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鎮12個、示範村120個以上。培育高素質鄉村人才,加快建設四川鄉村振興職業學院,建成全國鄉村振興產教融合示範基地,實施基層農技服務人員知識更新培訓和實踐技能提升行動,大力培育農業經理人、鄉村規劃師、鄉村工匠等農業實用人才隊伍。

    落實產業幫扶政策,穩定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規模,促進脫貧群眾持續增收。落實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幫扶政策,深化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省內對口幫扶、駐村幫扶等工作,落實好《幫扶39個欠發達縣域農業產業發展12條措施》,力爭3年內每縣至少落地一個特色農業項目,增強脫貧地區內生發展動力。

    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突破口,在「1+20」試點區域開展深化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改革試點。創新農業經營體系,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面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健全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體系,實施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建設一批集體經濟強村,全面激發鄉村振興動力活力。(記者 付莉莉)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