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中华大地

四川天府新區天府永興實驗室2024年開工建設

2023-12-28
来源:香港商報網

    近日,記者從四川天府新區有關部門獲悉,由天府永興實驗室作為業主,成都天投集團組織實施的天府永興實驗室建設項目(一期)規劃設計方案已經正式審議通過,預計將於2024年開工建設。

    據了解,天府永興實驗室是四川省委、省政府佈局建設的天府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天府新區「六個一批」中謀劃儲備一批示範項目,是開展綠色低碳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研究與轉化的創新平台。該實驗室以「碳中和+」為核心,圍繞「清潔低碳能源、資源碳中和、碳捕集與利用、碳匯與地質固碳、減污降碳協同、碳中和集成耦合」六大研究方向,推動綠色產業聚集發展和示範擴散,打造全國領先的碳中和技術創新策源地和產業發展「引擎」。

图片2.png

園區產業生態圈示意圖

    構築產業載體  打造園區產業生態圈

    天府永興實驗室園區(一期)選址於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科學城片區,總用地面積約4.3萬平方米,由研發中心、雙碳實驗室組成,總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項目(一期)致力於打造一座綠色低碳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研究的創新平台和綠色低碳實驗成果的轉化基地,形成全生命周期「雙碳」科技產業生態圈。同時,通過技術創新,彰顯科技創新核心功能,聚焦產業建圈強鏈,完成「基礎研究-技術攻關-產業轉化」創新鏈、產業鏈高度融合,促進綠色低碳產業集群式發展。

    以「無限碳環」為理念,打造綜合性科技園區

    天府永興實驗室建築設計以「無限碳環」為設計概念,選取具有碳原子代表性的「有機、生命」的六邊形為設計母題,通過循環、錯位、疊加等手法,以點、線形成不同尺度的六邊形組合,構建一座花園式的、有標識性的低碳園區。

图片3.png

建築體塊生成示意圖

    現狀場地從南側至北側約有10米的高差,為減少對場地的擾動,北側研發中心採用雙首層的設計策略,南側雙碳實驗室利用高差設置局部地下車庫,巧妙消解現狀高差,極大節省建設成本。建築順應地勢起伏,使得建築在高低錯落中呈現出層疊的效果,極大豐富城市景觀界面,打造具有層次感的城市空間,也創建了多層次的場地景觀,提高植被的適應性。

    「實驗室每層均設有研發空間、共享空間與室外花園,打造功能複合的多元空間。」成都天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研發空間通過共享空間與室外花園互通互聯,實現共享功能的有效覆蓋;大柱跨研發空間滿足多樣空間分隔,靈活轉換空間功能,預留科研成果轉化空間;空中花園兼做設備吊裝平台,預留大設備上樓條件。

图片4.png

園區效果示意圖

    天府永興實驗室建設的低碳策略

    實驗室以三星級綠色建築、低碳園區與低碳建築為園區建設目標,通過優化氣候微環境、打造立體綠化景觀、光導管引入自然光、綜合利用太陽能、高效協同機電系統以及構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等多重被動式和主動式技術策略協同,最大限度降低建築能源消耗,打造一座綠色、智慧、舒適的科技創新平台和成果轉化基地。

    實驗室以建築形體優化、豎向遮陽、空中花園等技術為抓手,減少室內熱輻射,創造良好的通風環境。塔樓內部設置通高的垂直中庭,結合外圍護結構通風器,在過渡季利用熱壓拔風將室內熱空氣快速帶走,提高室內換氣次數,降低新風運行能耗。

图片5.png

低碳技術策略示意圖

    實驗室充分打造垂直綠化、空中花園、屋頂花園空間,用綠色空間串聯建築體塊,創建生動有層次的綠色平面和立面空間,利用植物自身延展性,點綴建築外立面,形成瀑布森林。

    研發中心立面結合水平遮陽挑板設置種植槽,同時在東西立面設置牽引式垂直綠化,結合智慧滴灌系統,通過自動感應土壤各項指標來控制澆灌頻率,實現經濟長效的養護系統。

    實驗室通過光導管引入自然光,植被與建築的共生帶來了舒適的視覺體驗和環境微氣候,同時也為光導管的設置創造了有利條件,光導管可覆蓋的室內功能面積達40%,大幅減少日間照明能耗。

图片6.png

屋頂光伏示意圖

    為使太陽能最大化利用,設計採用了不同的光伏產能方式。其中,雙碳實驗樓的屋面面積集中且遮擋狀況良好,佈置了量大且轉化效率高的單晶矽光伏組件;研發中心的西側結合立面效果及功能需要,佈置了立面碲化鎘光伏玻璃;在景觀場地上,廣泛採用風光一體化的庭院燈、光儲充景觀座椅、光伏一體化車棚等,豐富太陽能資源的利用場景。

    結合項目的使用特點,實驗室採用了「空氣源熱泵+冷卻塔」為主的空調系統,針對場地既有條件展開了地源熱泵技術的論證和應用,利用地下土壤的穩定溫度來提供熱能和冷能,尤其在冬季具有較大的節能效果。

    在高效機組的硬件基礎上,實驗室配備了智能能源管理與數據監測系統,集成了傳感器、控制器和雲計算平台形成園區物聯網。通過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系統自動調整供暖、製冷和照明系統的運行,以滿足室內舒適度需求

    下一步,天府新區將加快實驗室園區建設,推進超低能耗建築的技術和理念在項目應用落地,助力實驗室打造碳中和人才匯聚高地、科技創新先鋒、產業發展引擎。(記者 付莉莉)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