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教授兼知識轉移辦公室總監周卓輝發明Nano-G納米技術試紙,可以「嗅」到細菌釋放的氣味,通過試紙變色與否,得知肉類食物的新鮮度,讓大家放心交收食物,食得安心。他期望,通過持續研究與優化技術,日後的第二代試紙可測試出乳製品的變質情況;第三代可針對蔬果類食材。
食物安全對公眾健康尤為重要,香港氣候炎熱潮濕、是細菌繁殖的溫床。疫後外賣服務越來越受市民歡迎,如何能夠得知食物是否新鮮衛生?假如能得知肉類和海鮮表面的細菌數量,便可安心享用。外賣過程涉及食材從餐廳送出、經過外賣員運輸、交到顧客手中,倘若食物變壞,市民食用了不新鮮的食材,應當如何釐清責任?
周卓輝發明的Nano-G試紙,獲得日內瓦發明展獎及加拿大國際發明創新大賽金獎及特別獎。
助業界市民安心放心
周卓輝表示,Nano-G可以幫到不同環節的商戶,食物在送出、運輸、到府上的整個流程,只需一張試紙便可以測出食物是否仍保持新鮮。例如,顧客若在收貨時看到食材旁邊試紙變成灰紫色,可以向商戶或者快遞公司索償,幫助顧客更好地保障自己消費者權益。
例如冷鏈銷售鏈上的每一環節,出口商、進口商、分銷商均可使用此款試紙對貨品的安全質量控制。而過去冷鏈運輸過程中,難以釐清法律責任的情況,則可以得到大大緩解。
Nano-G通過試紙變色與否檢測食物菌群數目,可以幫助不同環節的商戶。
應用廣泛具成本效益
事實上,Nano-G的運用可謂非常廣泛,例如可以安放在壽司盒的蓋子上,商家可以通過觀察試紙的變色情況,辨認壽司的新鮮程度,保障顧客食得健康。若將其安在一般保鮮盒的蓋子上,分類存放在食盒裏的各種食材新鮮與否,更是一目了然,家庭主婦可以根據食材的新鮮程度調整餐單,住家飯亦可提升品質控制。Nano-G既可以以整打試紙的形式單獨出售,亦可與膠蓋、膠盒一同出售。
談到試紙的原理,他介紹說,根據食物及環境衛生署資料,每公克食物樣品中含有的細菌菌群總數超過100萬個,食物會變壞,而數目超過1000萬個,市民食用後可能會中毒。當菌群數目在食環署規定的安全範圍以內,Nano-G試紙會維持原本的紅色,細菌一旦超標,釋出的氣味便會使試紙變成灰紫色。
Nano-G技術配套的相機每20秒鐘1次拍照及分析,捕捉食物新鮮程度。
技術靈敏快速準確
這款試紙究竟有多敏銳?周卓輝說,通過後台的大數據監控以及配套照相機,可以每20秒鐘拍攝1次試紙的情況,對採集回來的數據進行分析。
不僅如此,他指出,為了更加精準地追蹤食材表面的微生物滋生情況,後台的數據特別根據不同的食材進行分類,三文魚、螃蟹、蝦、和牛等海鮮和肉類都有專門的數據分析指標,精確保證食物的新鮮程度。市民可以更加安心地在家享用壽司、火鍋等各樣美食。
他續說,大公司若在冷庫中加裝Nano-G技術配套的相機,通過自動拍照技術以及後台數據整理分析,可以捕捉到不同貨架存放食物的新鮮程度。商戶可以根據食物的新鮮程度調整定價機制,對新鮮程度下降的食材進行減價促銷,一方面減少商戶的庫存上可能產生的浪費,另一方面更好地造福消費者和食客。
周卓輝與團隊已建立了多種食物的細菌比對。
數據庫將增逾百萬項資料
談到項目的中期目標,周卓輝說,接下來希望能與本地的食物銀行和NGO等合作,期間將採集食物銀行食材新鮮程度的百萬個數據,更好地幫助有需要人士。此外,試紙可測試的食材範圍將會進一步擴大,不僅海鮮類和肉類,連熟食和醃製食材的菌落數據亦可以測試得出。食物的種類五花八門,通過這一階段採集來的數據,可大大完整數據庫。
周卓輝又感謝港府在研發項目上提供的幫助。接下來,他希望加強與當局合作,能在官校和公立醫院等場景進行試驗Nano-G。他估計,當於不同試點收集並分析的數據達到足夠數量,便能幫助研發第二代可測試乳製品及第三代可針對蔬果類食材變質情況的試紙。(記者 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