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片 | 「地區之眼」體察社情民意 關愛隊與居民風雨同路

有片 | 「地區之眼」體察社情民意 關愛隊與居民風雨同路

責任編輯:黃鶯 2023-09-17 08:20:17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今年9月,惡劣天氣「浪接浪」!超強颱風「蘇拉」9月1日橫掃香江後,「海葵」殘餘相關低壓槽帶來的暴雨,令全港多區出現嚴重水浸。這場百年一遇的「世紀暴雨」,令特區政府首度發出「極端情況」,大量善後工作急需人手。在此關鍵時刻,俗稱關愛隊的「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成員挺身而出,一呼百應,積極跟進樹木倒塌等情況,與政府各部門協作,有序開展救援。

add1.jpg

   颱風後清理倒塌樹木。

 風雨過後與政府部門 協作救援

 特區政府成立關愛隊目的之一,是協助處理突發及緊急事故。面對烈風與暴雨,關愛隊發揮了正面作用。南區利東關愛隊隊長張展聰表示,當「蘇拉」即將來臨之際,居民最希望知道的,就是風暴更新消息,而關愛隊都有擺街站向居民發放最新信息。據關愛隊的恒常機制,隊員都會透過不同的社交媒體,向居民發放信息,今次風暴也不例外。南區街坊不少是長者,風暴來臨前隊員們都有上門關注有需要家庭,協助他們貼好防風膠紙。

 南區利東關愛隊隊員賴家智指出,今次政府發放信息很準確,因此關愛隊都可以提前做好準備。他憶述:「三號風球時,可向街坊說何時掛八號風球,讓大家準備好(應變)措施及物資,應付風暴來襲。」

add5.jpg

 「世紀暴雨」肆虐後,多區出現山泥傾瀉,影響交通,其中石澳陸路交通一度中斷,居民只能透過水路進出。賴家智表示,石澳歸入南區,因此南區各關愛隊在民政部門指揮下,進入不同村落,了解居民需要,並為他們開通道路;不過,較嚴峻的情況仍需政府去處理。他認為暴雨後政府不同部門、關愛隊的協作順暢而有效。

DSC07012.JPG

   南區利東關愛隊介紹關愛隊的工作。左起:南區利東關愛隊隊長張展聰,隊員何惠蘋、賴家智。

 發揮「地區之眼」角色

 張展聰表示,服務的地區內有不少大樹倒下,當風球「落波」至三號時,關愛隊隨即在區內巡查,希望發揮「地區之眼」角色。南區利東關愛隊另一位隊員何惠蘋說,關愛隊員在災後很快便相約在一起,自發地協助清理道路。若果面對較為輕微的情況,會動手移動樹枝、斷樹,以開通道路;至於較大型、較緊急的倒樹情況,則通報消防處理;若果倒樹位置在斜坡,則要樹木辦跟進。關愛隊亦有向民政專員反映情況,並優先處理高危情況。

 收集地區聲音 助政府有效施政

 關愛隊既能支援政府地區工作,加強地區網絡,推展關愛活動,亦可協助政府傳遞信息,反映市民的意見。南區利東關愛隊的成員就認為,關愛隊在不同小區設服務點,比以往地區服務有更大地利優勢,拉近了政府與市民的距離,令施政措施更有親切感,更有效落地。

 政府會參考區議會一般選舉選區分界,把全港18區劃分成若干小區,於每小區各設一隊「關愛隊」小隊,當區民政事務專員為區內小隊的總指揮。關愛隊小隊以團體為單位組成,每隊人數約為8至12人,包括隊長和副隊長各一名。

add4.jpg

DSC07028.JPG

   收集市民意見。

 南區利東關愛隊隊長張展聰介紹說,所屬的關愛隊涵蓋利東邨、漁安苑、南灣左岸等,市民遍及不同階層,眾人需求各異。當中最多戶數的是利東邨,約7000戶。至於在本報記者訪問當天身處的居屋漁安苑,亦有1960戶。他說,利東邨的長者訴求最多,不少人需要家居支援,例如清潔等情況,或需要具專業背景的義工幫忙。

 張展聰認為,以往政府在地區設立辦事處,位置可能定點,未必接近更多的居民。而現在各個小區都有關愛隊服務點,令當局、街坊彼此的距離感小了,變得更親切。

 對街坊訴求感同身受

 此外,關愛隊可協助政府傳遞信息,收集居民意見。訪問當天,關愛隊員正在向街坊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對於三隧分流的意見。南區居民黃女士便認為,三隧收費相異,但這情況對於用者來說未必「公道」。對黃女士的意見,關愛隊員都耐心聽取。張展聰解釋,是次問卷調查,由民政事務處牽頭進行,政府希望了解居民的意見,例如是否熟悉三隧最新情況、是否同意分階段收費、是否幫助到巴士乘客等。在調查中,居民會進一步提出訴求,如希望巴士減少脫班、恢復已取消的巴士線等。關愛隊希望出一分力轉達街坊的意願。

 關愛隊隊員賴家智說,不少隊員都在地區服務多時,因此對於街坊的訴求都能感同身受,知道怎樣協助他們。他形容,關愛隊與街坊距離相當近,可以建立互信及聯繫。從地區收集到的數據,可以協助政府調節政策,令措施落地做得更好。

 因幫助他人感到滿足

 關愛隊的地區工作,需要深耕細作。不少關愛隊員本身有正職,但仍義無反顧地服務居民。張展聰表示,過去不少地區人士都希望參與義務工作,只是沒有平台可以參與。因此,關愛隊不僅是好平台,更是一個契機,讓有心幫助他人的地區人士參與,發揮鄰里互助精神。因此,他們亦呼籲熱心人士參加關愛隊。

 南區利東關愛隊隊員賴家智稱,關愛隊做的事雖然不是大事情,但幫助街坊的滿足感很大。他舉例說,早前黃竹坑道爆水管,他們花費很多時間通知利東街坊改乘巴士,街坊都很感激。又比如在幫助長者處理消費券問題時,關愛隊員跟進更換八達通後收不到款項等問題,等等,這些都是簡單的事情,但完成後會感到很開心,因為真正幫助到他人。

 關愛隊隊員何惠蘋說,區內不少長者是獨居,或是兩個長者互相扶持,不論哪種情況,其實都需要較年輕的人士去伸出援手,例如幫助多年沒有出門的長者。她說:「如果關愛隊未成立,是否能找出(未出門多時的長者)?我想找到未服務過的(長者)。」

   未雨綢繆

4488014504806126367_n.jpg

 前不久的「世紀暴雨」令本港多區出現嚴重水浸,一些住在劏房和寮屋的居民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樂善堂的酒店過渡性房屋項目「B Hotel」及博愛江夏圍村,分別接收早前因暴雨導致居所受水浸影響的居民短暫入住。昨日,房屋局副局長戴尚城聯同立法會議員鄧家彪到「B Hotel」,探訪兩戶受影響而入住的牛池灣村寮屋居民。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在社交網站發文指出,今年也是過渡性房屋落成的高峰,有需要的市民可以有未雨綢繆的選擇,讓子女能在安穩的環境下成長,而毋須擔心風雨。(記者  林駿強)

責任編輯:黃鶯 有片 | 「地區之眼」體察社情民意 關愛隊與居民風雨同路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