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片|【商報時評】創新有為 促經濟持續復蘇

有片|【商報時評】創新有為 促經濟持續復蘇

責任編輯:林鏗泓 2023-11-09 08:19:47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

自全面恢復通關以來,香港經濟走上了穩步復蘇之路,惟過程總有曲折。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預料今年本港經濟增長逾3%,略低於原先預測的3.5%至5.5%,顯示復蘇勢頭確有所放緩。從總體來看,香港基礎實力強勁,依然活力充沛,本地建設正全力加速,「搶企業」、「搶人才」進展良好,為推動創新發展提供動力。更重要的是,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機遇處處,而此獨特地位和角色得到國際投資者的充分肯定。港人應堅定信心,積極進取,更好結合「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主動作為,落實好施政報告的各項規劃部署,為港創造新的發展優勢和空間,進一步促進經濟持續復蘇。

眾所周知,今年全球經濟復蘇緩慢,政經環境挑戰多多。利率高企抑制出口需求和經濟增長,地緣政治風險倍增,擠壓國際貿易,也使全球供應鏈複雜化。香港是細小外向型經濟體,經濟雖步入復蘇,亦無可避免受全球經濟逆風的影響。過去一段時間港股交投縮減,樓市壓力逐漸加大,進出口表現疲弱,經濟復蘇力度不盡如預期。但須指出的是,在整體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世界各個經濟體都面對同樣的挑戰,遭受經濟冷鋒、復蘇動力不足的困難。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新加坡今年經濟增長為1%,韓國為1.4%,中國台灣地區為0.8%。相較而言,本港經濟預估有逾3%的增長,整體表現並不算太差,也印證了香港經濟具備較強的抗衝擊性和韌性。

當然,這並不意味香港可以無視現實挑戰。有力提振經濟是當前最急切的課題。其實,港府亦在全面發力拼經濟,推出「夜繽紛」活動、舉辦一浪接一浪盛事,吸引眾多海內外遊客來港,反應正面,有效谷消費谷內需。在「搶企業」、「搶人才」方面頗有斬獲,人才輸入計劃已收到逾18萬份申請,在已批出的超過10萬份申請中,已有7萬人抵港;被引進的重點企業超過30家,未來幾年亦將在港投資逾300億元。此外,香港更積極「搶市場」、「搶生意」,包括派團出訪中東和東盟國家等,發掘更多新興市場的機會,以及舉辦金融領袖投資峰會等高峰論壇,向外國投資者講好香港故事,發展「總部經濟」,更好開拓「財源」。

這些舉措都對經濟產生了促進作用。在「八大中心」定位下,鞏固和發揮香港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等傳統優勢,實現轉型升級和提高競爭力,進一步拓展國際聯繫,暢通貿易通道,發揮專業優勢,搭建投資橋樑,擴大區域合作,打造開放樞紐,發揮香港聯通內地與世界的角色,對加快經濟復蘇至關重要。同時,還須加速推動創科發展,推動產業多元化,賦予香港更強的動能。「北部都會區」是本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必須善加利用,加強與深圳合作,加速建立創科生態圈,更好增強動力。

凡是當下,皆屬未來。剛剛舉辦的國際金融投資峰會陣容鼎盛,顯示國際投資者信任香港,看好香港。本港更要做好自己,只爭朝夕,創新有為,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進一步激發「興」的動能。

責任編輯:林鏗泓 有片|【商報時評】創新有為 促經濟持續復蘇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