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近日在上海舉辦,在以「中波投資貿易成果發布及合作潛力展望」為主題的發布會在期間召開。
波蘭是最早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也是「一帶一路」和中歐班列非常主要的節點國家,得益於共建「一帶一路」10年來的不斷發展,波蘭北部的格但斯克港成為波羅的海最大的集裝箱碼頭之一,波蘭鐵路貨運站馬拉捨維奇成為歐洲最繁忙的鐵路集散地。波蘭是中歐班列進入歐盟的重要門戶。
而今年初,在廈門的一次採訪中了解到,自2015年8月16日中歐(廈門)班列首列開行以來,已開通中歐、中亞、中俄運營線路,通達波蘭、匈牙利、德國、俄羅斯等12個國家30多個城市。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歐班列互利互通,大部分是來自中國的貨物進入歐洲市場。而從歐洲返回廈門的班列卻空箱而回,不免讓人覺得可惜,多少運點什麼將資源合理利用是困擾廈門多時的問題。
波蘭投資貿易局駐華辦事處首席代表Andrzej Juchniewicz談及為什麼波蘭或者歐洲的這些產品沒有辦法以一半一半的數字來呈現?這也是歐洲和中國市場匹配度的問題。從數字或者數據來看,這也是比較尷尬的。他希望波蘭可以成為中歐產品進入到中國市場的一個發送地,因為波蘭本身的地理位置或者說是中歐班列的位置,可以支撐這個工作。把來自歐洲其他國家的農副產品也好、汽車配件等等,先集中放到波蘭、羅茲、馬拉捨維奇等等,再發送到中國的東北或者哪裏都行。這樣一來,可以通過中歐班列實現更多來自歐洲的產品進入到中國市場。
據了解,在信息技術方面和汽車製造方面,波蘭具備其優勢。程序員、工程師居多。在未來合作和發展中的機遇里,波蘭如何和中國雙方之間產生更好的聯動,包括市場相互之間的往來、人才之間的輸送也是目前在構建多邊貿易下,實現雙向互利探索的方向。
Andrzej Juchniewicz表示,ICT信息技術和汽車工業都是波蘭比較主導的板塊。汽車工業佔整個波蘭經濟10%左右的支撐,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上已經有不少來自中國的企業在波蘭投資。特別是歐洲目前提出綠色發展和綠色經濟改革,離不開中國企業或者技術的支撐,相信這方面還有很大的波蘭和中國企業合作的可能。
提及是否有雙向合作的機制,Andrzej Juchniewicz坦言,目前技術和資金現在大部分是來中國,希望能從投資的角度探索歐洲市場,如果中國企業可以進行綠地、本地化的生產。不管從汽車生產或者電池包或者相應上游下游的行業,一旦要在歐洲本地化生產提供就業,不管在哪裏投資大家都會歡迎。
他說:「十年前,我們基本每年只完成一兩個來自中國的投資項目。去年、前年都是八九個、七八個,中國企業在波蘭投資的熱潮一下就上來了。」
明年是中波兩國建交75周年,波蘭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與中國雙邊關係不斷發展,經貿合作持續深化,作為中國在中東歐國家最大貿易夥伴和最大出口市場,未來雙向互利,共謀發展值得期待。(記者 胡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