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周華誠:武夷四時

周華誠:武夷四時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3-12-05 16:21:39 來源:

    武夷山的初夏,是滿眼濃重的綠色。陽光燦爛明亮,山野郁郁蔥蔥,仿佛世間萬物都熱烈而蓬勃。

    一入武夷深似海呀。

    六月步入武夷山層層疊疊的綠意之中,晨昏之間,白霧山嵐起伏,草木的清香混合著甜滋滋的氣息,悠遠的鳥鳴從林中傳來。這樣的綠與隱約的雨水,一起將人的情緒濡濕,想念的心思也如山嵐漂浮。

    在武夷山國家公園江西片區葉家廠保護管理站的窗前,程林有時會望著那些山林霧氣出神。有時他巡護時登頂黃崗山,也會想念起一些遠去的事物。

    許多人聽說過武夷山,知道武夷是福建的山,卻不知道武夷也有很大面積在江西境內。程林有時會向人介紹武夷山國家公園,其總面積1280平方公里,最高峰黃崗山海拔高度2160.8米,正是在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界內。此峰為華東六省一市的最高山峰,號稱「華東屋脊」。

圖2:黃崗美景.jpg

黃岡美景

    程林也是在六月的綠意裏重新回到武夷山懷抱的。小時候,一腳踩空跌進滾滾山溪,被溪水沖出幾十米遠的記憶,還在心頭縈繞;從前與父母一起住在竹籬笆糊泥為墻的簡陋山居,又熱又潮,父母在保護區工作,程林和姐姐被鎖在家中,餓得哇哇直哭的記憶也在心頭縈繞。

    那為什麽還要回到大山裏來呢?

    1996年從南昌林校畢業後,程林本來可以繼續讀大學,因為家裏清寒,拿不出五千元學費而作罷。那時作為林區職工,父親工資微薄,還要養家,到底是不易的。父親一直工作到六十歲退休,工齡四十二年。1980年,武夷山設立省級自然保護區,父親就是最初的那一批職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山中哨卡檢查或巡護山林,一輩子也都跟山野森林在一起。

    程林小時候也跟隨父母長年住在山裏。他出生的地方是「葉家廠」,這個小村莊非常偏遠,只有二三十戶人家,能辦什麽廠呢?他也在村裏上小學。直到初三那年,才第一次去過鉛山縣城。

    那時候條件艱苦,保護區職工房子是自建的,用竹編的籬笆糊上黃泥就是墻。這房子潮濕悶熱,又不隔音,有時候連風也擋不住。保護區也沒有電,還是點煤油燈。很多年以後,才有了柴油發電機,不過也只能每天晚上供應兩小時,用於晚上的生活照明。似乎是一直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山上才有了電燈。

    現在,山裏的生活條件已經好得多了。夏天的山林,也帶給人靜謐的心情,山野之間也不會像城市中那般燥熱。

    程林繼承父業,上了林校,學的是植物。後來搞兩棲爬行動物調查研究。

    工作的內容,常常要翻山越嶺,做動植物調查,或者做物候觀測。有時候清晨出門上山,到傍晚下山,一整天都在山中行走。程林統計過,他一年當中在野外爬山的天數達到九十天至一百二十天。

    程林先後做過五千多份植物標本的採集和製作。武夷山是一座生物寶庫,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已經有記錄的生物物種達五千多種。在武夷山國家公園江西片區,有名有姓的植物種類多達二千八百五十九種,約相當於中國種子植物總數的十分之一,其中觀花植物共有六百多種。在這裏,被全球公認為「鳥中大熊貓」的黃腹角雉,「鹿科動物中最神秘的物種」黑麂,植物界的活化石、在江西片區內連片分布面積為全球最大的南方鐵杉原始林,這三個物種被稱為「三寶」。

圖3:“黃崗三寶”之一——南方鐵杉.jpg

「黃崗三寶」之一——南方鐵杉

    程林帶我們爬山,去看南方鐵杉。巍巍武夷,從海拔三百米到兩千一百多米,從山腳的常綠闊葉林和竹林帶、針闊葉混交林帶,到以黃山松和鐵杉等為主的針葉林帶、中山矮曲林帶,再到山頂的緩坡草甸,山一程水一程,一路景觀變換,程林都如數家珍。大峽谷深山叢林中,不時閃現或紅或白的花叢,程林指著遠處的花叢告訴我們,那是猴頭杜鵑。

    猴頭杜鵑所在的地方海拔較高,花期較晚,此時正是枝繁花盛的妖嬈時候。你看那些老樁,樹齡都是幾百年了;而這山上,光是杜鵑的品種就有十幾種。一車的人聽了,都忍不住發出驚嘆之聲。

    過了九月,山上的巡護任務一下子重起來。武夷山國家公園桐木關檢查保護站的站長李紅,每年這個時候心都繃得緊緊的。

    前些天,幾個驢友上山,在葉家廠站附近休憩過夜,準備第二天起個大早徒步上黃崗山。得知消息後,李紅就去守著他們,連夜做思想工作,試圖將驢友們勸返。一來,武夷山國家公園的很大部分都屬於自然保護區,尤其是核心區,原則上不允許外人進入,只有出於科研和生態保護等工作的需要,才能上山。二來,這些地方還處於未開發的原始狀態,上山的道路複雜,驢友的人身安全也是最為重要的。

    有的驢友聽了勸說,就下山返回了。也有少數驢友明裏是返回了,暗裏偷偷躲進山林,跟巡護人員捉起了迷藏,或準備抄隱蔽小徑上山。巡護人員只好整夜守著他們,跟着他們。李紅開玩笑說,保護區裏的一切生物都應該保護,「不僅要保護動物、植物的生命和它們的生存環境不受干擾,也要保護好進入這些地方的人類」。因為在這裏,萬物有靈,萬物平等,這是一個和諧共生的家園。

    秋天的巡護任務裏,還有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防火。

    天幹物燥,防火任務重啊。武夷山自然保護區轄區內,連續四十二年無森林火災火警發生,維護了武夷山這一全球重要生態區域的安全與穩定。這樣的成績背後,是點點滴滴的辛勤工作。以前巡護人員「巡山靠腿、發現靠人」,現在有了無人機、視頻監控等現代化裝備,改變了以往的巡護方式,通過天、空、地、人立體巡護,實現森林資源巡護全覆蓋。

    在山野之中,巡護員手持終端,可以實現巡護路線指引、軌跡顯示、定位打卡、拍照上傳、語音上報等功能,很好地提高了資源管護效率。

    李紅1990年退役後,就到保護區工作,算下來也有三十個年頭了。後來到桐木關站工作。站裏三個人,全天二十四小時輪流值班。上世紀九十年代吧,那時候大家生態保護的意識還不夠,不法分子受利益驅動上山偷盜偷獵的也不少。挖蘭花的,采中草藥的,偷捕棘胸蛙或獵鳥的,或者盜伐柳杉的,都有。那時候任務也重,經過桐木關的每一輛車,都要細致檢查過才能放行。

    後來就好多啦。人家都知道,大自然是應該保護的。

    大自然哪裏只是人類的大自然?它也是鳥兒、小麂、青蛙、蛇、黑熊們的家園,是杜鵑、鐵杉、獼猴桃、野花野草的家園。

    說到黑熊,李紅興奮起來,他指著桐木關站不遠處的山崖說,那裏有幾個蜂桶。黑熊可厲害了,能聞到蜂蜜的味道,它們也最愛吃蜂蜜。有好幾次,就看見黑熊來偷蜂蜜吃。他出了門去,黑熊遠遠見了人,直立起身,抱起蜂桶轉身就跑。你別看黑熊又胖又壯,很笨重,其實呢,它跑起來可快了,在山上也如履平地,熊把蜂桶抱到一個安全隱蔽的地方,一掌把木桶拍碎,就掏裡面的蜂蜜吃。

    到了深秋呢,野生獼猴桃也很多。成熟的果實散發出芬芳甜美的香氣,猴子也會聞香而來。武夷山裏的猴子很多,成群結隊的,一群猴子出來活動,總有「哨兵」站崗,在遠遠的一棵樹上瞭望。一有什麽情況出現,「哨兵」就拼命搖樹,給其他猴子傳遞信號。

    深秋,晨曦微明之時,在山中靜靜悄悄地行走,說不定可以見到毛冠鹿。黃麂,黑麂,毛冠鹿這些動物,都非常靈敏,極其警覺,一點點的風吹草動,它們就能感受到,一眨眼就消失了。

    到了晚上,黑麂、毛冠鹿,都會發出沙啞的叫聲,啊啊——啊——啊啊。不知道的人,聽了不免要嚇一跳的。其實動物們都有各自的叫聲,秋天的深夜,聽到貓頭鷹的叫聲,也有點瘮人。

    晚邊的時候,運氣好的話,可以遇到一群「林中白仙」也就是白鷴——四五只或七八只,在林中走來走去。哇,那悠然自得、閑庭信步的樣子,真是叫人羨慕。黃腹角雉偶爾也可以見到。野豬呢,倒是非常常見。最常見莫過於中華野兔,我們吃過晚飯出來散步,經常看到野兔一蹦一跳地穿過山間。

    冬。桐木關附近下雪,天地一白。

    跟北方比起來,南方下雪要晚得多。武夷山海拔高,冬天的雪雖晚但到,不會缺席。看着漫山遍野雪花飛舞,積雪越來越厚,張彩霞總是莫名興奮,眼前飛雪場景讓她不由自主回到北國故鄉的往日記憶裏。

    彩霞是北方人,老家在山西呂梁,大學是在東北林業大學學的野生動物專業。2004年畢業後,她來到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一算也有二十年了。

    初到武夷山,還是四月人間,來此地一看,南方山水真的太迷人了。漫山花開,流水潺潺。男朋友是她同學,一商量,兩個人都留了下來。

    那時候,葉家廠這樣的基層保護站,還沒有真正的大學生來工作。地方偏僻,生活單調,工作也辛苦,年輕人都不願意到山裏去過這樣清修一般的日子。彩霞和男朋友居然留下來了,這讓保護區管理局的領導既意外又驚喜。

    但是,山裏實在太寂寞了。

    就去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看動物們在山野的世界悠然自得。畢竟是專業學這個,彩霞對於山裏的動物們還是很有親近感。武夷山「三寶」之一的黃腹角雉,又叫角雞、壽雞,主要棲息在海拔八百米到一千四百米的常綠闊葉林和針葉闊葉混交林中。它是我國特有的瀕危雉類,國家一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科研人員安裝在林中的紅外相機,捕捉到黃腹角雉的行蹤。成熟的黃腹角雉雄鳥,很獨特的,在頭部兩側長有兩根藍色的肉角,喉部會長出一片藍、橘、紫三色條紋縱橫交錯的肉裙,就像是一塊花圍脖掛在胸前。當它向雌鳥求愛的時候,就上下甩動這條彩色的花圍脖,臭美得不行。

    煙腹毛腳燕,每次到黃崗山頂都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煙腹毛腳燕在草甸上空飛來飛去。它們有著非常出色的飛行技巧,在空中捕食昆蟲的時候,可以飛著翻滾、轉彎,甚至可以停留在半空中,簡直是燕子中的戰鬥機,它精湛的飛行技藝讓人贊嘆不已。

    有一次,彩霞發現一只受傷的白鷴,她就把它帶回了宿舍,精心護理,照顧了幾個月。

    春去秋來,在2006年的冬天,彩霞成家了。

    結婚那天,保護區管理局領導特意召集了全體職工開會,布置工作任務,誰負責買菜,誰負責做飯,誰負責裝飾新房,誰負責主持節目,安排得井井有條。單位的女同誌,還特意去縣城買回了花床單、花被罩,還買了拉花。那是保護區若干年來,第一對在山裏辦婚禮的大學生,所有人都喜氣洋洋的。

    後來呢,彩霞和丈夫有了女兒。女兒剛出生時,工作忙,家屬鄰居們也都會幫忙帶。再後來,丈夫工作調動,去了馬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依然是在生態保護崗位。馬頭山也屬於武夷山脈。夫妻倆有時候也不能經常見面。女兒獨立生活能力很強,六歲不到,就自己會泡方便面了。如今孩子上了初中。彩霞已經是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宣教中心的負責人。盡管如此,她還是常常往山裏跑。

    往山裏跑,是去做野外調查、課題研究。幾年前,彩霞和同事一起在轄區搞蝴蝶調查,一直追蹤了好幾年。但是蝴蝶這個事情,也很有意思,明明知道有,明明有證據,但是一直遇不到。她說的是金斑喙鳳蝶。金斑喙鳳蝶被譽為「蝶之驕子」,珍貴又稀少,是我國唯一的蝶類中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排在世界八大名貴蝴蝶之首。就這麽一種珍貴的蝴蝶,成蟲存活時間短,很少下到地面活動,一直沒有遇到過活體。有一次,隊員們在山林巡護時,意外發現金斑喙鳳蝶的殘骸,這說明附近區域肯定有蝴蝶。然而你說奇怪不奇怪,就是一直沒有遇到過,也許,搞野生動物調查研究,還是需要有一點運氣的加持吧。

    對了,彩霞喜歡冬天。下雪的時候她就特別開心。她喜歡在雪後去山林中尋找動物的腳印,這是巡護和考察的好時機。白鷴和黃腹角雉的腳印就不一樣。紅嘴藍鵲、栗腹磯鶇的腳印也不一樣。野豬的腳印特別多,說明現在野豬繁殖比較快。

    有一次雪後,保護站職工們在山裏種的蔬菜,一晚上全被野豬幹光了,你說氣人不氣人。有一次,她們在雪地裏還發現熊的腳印,很興奮,一路就沿着腳印去跟蹤尋找。咦,這個腳印還很新鮮嘛,應該時間不久。一擡頭,發現二三十米開外的地方,一頭黑熊正瞪著你。頓時,兩個人嚇得半天不敢動彈。

    氣溫一天天地升高,萬物萌發。程林的山中四季一次次流轉,又到了一個欣欣向榮的季節。他在這大山裏出生,在這大山裏長大,現在他也像季節一樣回到人生出發的地方。他在葉家廠保護管理站做過副站長,也先後在好幾個基層站點工作過。從工作分配回到武夷山保護區那一年算起,已經二十七個年頭。

    早春,武夷山的十幾種報春花陸續開放。然後是百合花。僅武夷山江西片區,就有四十九種不同種類的百合花。從海拔四百米到海拔兩千米,不同種類的百合花在不同的時節次第開放。

    這是程林喜歡的季節,山野之間各種野花野草都醒過來,綻放出花朵,釋放出芬芳。他最喜歡去的地方,還是古老的南方鐵杉林。在武夷山上有個地方叫豬母坑,海拔一千八百五十米,在這裏擁有面積最大的南方鐵杉種群。南方鐵杉是中國特有第三紀孑遺種,分布於華東、華南和西南地區。樹齡三百年的南方鐵杉原始林,極為罕見。其中一棵南方鐵杉王,樹幹高聳入雲,枝條四面伸展開來,如同一座「千手觀音」。

    在四月春天,南方鐵杉也會開花。或許是因為這個樹種太古老了,生長也極為緩慢,所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生存哲學。它們在春天開着低調的花朵,如果不是搞科研的人,通常都不會關注到南方鐵杉的花朵。它們的花粉沒有氣囊,因此種子散布不遠,只是在這一片叫做豬母坑的地方繁衍生息,每一棵古老的南方鐵杉,都在用沈默的力量來抵抗時間的流逝。

    後來程林也搞兩棲動物調查。春暖之後,青蛙和蛇都活躍起來。在江西武夷山,青蛙有三十三種,其中最多的是三四種,黃崗臭蛙、福建大頭蛙、華南湍蛙、武夷湍蛙,這些不同種類的青蛙,不約而同地在山間發出自己的鳴唱聲。程林會在夜晚入山,帶着手電、溫度計、水體酸堿度測量器具等裝備,前往山溪瀑潭等處尋找青蛙。

    之前,曾有科學家來武夷山專門研究青蛙的叫聲——如果深入研究青蛙的叫聲,可能會顛覆人們對於青蛙這個物種的認知。總之,青蛙並不是只會單一的「呱呱呱」叫個不停。它們在驅趕入侵自己領地的敵人時會叫,在向意中之蛙求歡時也會叫,在受到傷害發出求救信號時也會叫。這些青蛙們,正是通過聲音的不同頻率,來表達不同的意思,表達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海南師範大學的汪繼超博士、教授,就是兩棲爬行動物生態與保護研究的專家。他認為,蛙類個體也可能通過鳴叫聲向其他個體傳遞特定信息。汪教授在江西武夷山做青蛙調查研究,作為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管理科科長的程林,也常常陪同一起工作。

    兩棲動物,是生態環境質量、環境變化的重要指標性物種。氣溫、水溫和水質,這些因素的變化,兩棲動物都會非常敏感。

    研究兩棲動物,經常會碰到各種毒蛇。「我們在研究蛙,溪邊叢林裏的毒蛇也在盯著我們。」程林已經不記得多少次在夜晚遇到竹葉青、五步蛇這些毒蛇了,有時候正專心致誌地觀察青蛙,哪裏知道會驚動了附近的毒蛇,這情景讓人不寒而栗。

    不過,這也讓人懂得敬畏每一種動物吧。

    春末夏初是很多動物繁殖的季節。這個季節動物的叫聲也非常密集。桐木關檢查保護站的李紅,晨昏之間能聽到各種各樣的鳥叫。冠紋柳鶯、紅嘴相思鳥、灰喉山椒鳥、領雀嘴鵯、白頭鵯、黑頦鳳鶥……如果安靜下來,能聽到幾百上千只鳥在此起彼伏地鳴叫。偶爾還看到在大峽谷的上空,有蒼鷹在盤旋翺翔,發出一兩聲長長的尖叫,劃破長空。到了晚上,小麂和毛冠鹿,依然會發出「啊——啊啊——」的叫聲。這叫聲熟悉極了,也不覺得有什麽淒清,倒像是老朋友一般,有了動物們的陪伴,夜晚也就不顯得那麽孤單了。

    彩霞在晚春時節進山,主要還是想去看看「最神秘的鹿科動物」黑麂,或者再碰碰運氣,找一找夢想中的金斑喙鳳蝶。哪有那麽容易遇上呢?好在有了高科技裝備——紅外相機架設在林中,可以發現和記錄黑麂的行蹤。還有一次,彩霞在路上走著,遠遠地發現山坡上的茶園裏站了一只小麂。碧綠的山野,清新的空氣,雲霧繚繞在山間,一只小麂優雅地站在茶樹間——眼前的一切,就像是世外桃源一般美好。一眨眼,小麂就輕盈地跑走了,消失在不遠處的山林中。

    周華誠:稻田工作者、作家、出版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作家協會散文委員會成員,浙江省第二批「新荷計劃」人才,衢州市作協副主席,杭州市第九批青年文藝人才,「父親的水稻田」創始人。近年來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重要媒體發表文章近百萬字。出版作品有《流水辭:遇見古老廊橋的隱秘之美》《德壽宮八百年》《春山慢》《尋花帖》等20多種,獲三毛散文獎等文學獎項。

頂圖:周華誠

責任編輯:郭昕玥 周華誠:武夷四時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