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海峽觀察】論蔡當局宣布將開放組團赴陸旅遊的弦外之音

【海峽觀察】論蔡當局宣布將開放組團赴陸旅遊的弦外之音

責任編輯:靜文 2023-12-14 18:00:07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歷經三年多禁令,台交通部門終於宣布明年3月起開放組團赴陸旅遊,同時也會限量開放陸客團來台。此一決定,一如當初禁令,都充滿濃濃政治味。蔡當局的決策,永遠以自身利益為先,而非着眼人民需求。事實上,大陸旅遊禁團令解禁當然是好事,但為何要延到明年3月?大多數觀光旅遊業者仍不領情。尤其,繼台交通部門宣布將解除赴陸禁團令後不久,台方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卻又稱台灣旅遊業者組團赴陸,初期以每日兩千人為限,此說法引發旅行業界反彈並造成業者困擾,於是批評蔡當局出爾反爾、政策髮夾彎。台「交通部長」王國材只好表示,業者仍可先準備,會參考業者準備或攬客情形,規劃相關細節。

 兩岸旅遊互拋禁令,遠因是蔡當局上台後關係急凍;近因則是新冠疫情,蔡當局以防疫為由禁止民眾組團赴陸。但疫情早已解禁,台方卻遲不開放,堅持以「對等開放」為前提,這就是拿人民需求和業者權益當籌碼。最近發生台灣民眾赴新疆旅遊發生一死三傷車禍,禁令導致民眾赴陸旅遊權益無法保障,再引發非議。尤其,逾六千名觀光業者日前席開六百桌,高調挺國民黨大位參選人侯友宜,這才是蔡當局讓步主因。主要算計,仍在選票。然而,歷經兩岸關係急凍和疫情,旅行業者苦不堪言,這回敢「逆鱗」反綠,也是走投無路。但台交通部門讓步,卻把時間拖到明年3月,讓業者漏掉跨年和春節商機,仍顯為德不卒。

 毫無疑問,蔡當局搶在台灣2024大選前宣布兩岸觀光解禁,百分之百是政治算計、而非民生德政,暴露了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的兩組自相矛盾。第一組矛盾是,既然過去將近一年來,交通部門、陸委會反覆強調台方從未對陸客來台設限,要求大陸先撤除相關禁令,那麼為何此時交通部門又煞有介事地宣布,以明年3月作為恢復兩岸團客往來的時間點?豈不自證了大陸國台辦指控台方對觀光層層設限的批評?民進黨當局不惜自我打臉,也要在選前打「陸客牌」,看到全台觀光業者幾乎一面倒支持國民黨、侯友宜,民進黨顯然坐不住,指望釋出兩岸觀光恢復的利好,多少可以挽回部分觀光業團體以及相關選民的選票支持。民進黨的第二組矛盾,是一邊打擊陸配,另一邊歡迎陸客。弔詭的是,當在台陸生疫情期間備受歧視、逐漸清零,當陸配被抹紅為「國安」風險,民進黨內心對陸客又會有多少善意?

 再進一步言,台交通部門解釋明年3月再開放是要給相關業者有準備的時間,業者哪需要準備那麼久!自去年10月疫後開放邊境,觀光旅遊業者就已經摩拳擦掌等着要展開業務,但兩岸旅遊卻被莫須有的理由管制,長達1年的時間準備,還不夠嗎?這絕對是政治操作,尤其是不希望兩岸交流。現在政策轉彎主要是擔心衝擊民進黨大位參選人賴清德的選情!至於陸客來台觀光,大陸已經宣布將會在台2024選後展開,赴陸旅遊組團是完全可以操之在我的政策,為什麼還要業者一等再等呢?至少蔡當局應該配合陸方開放的時間點吧,提前到選舉後,而不是到3月。要不然若是大陸方先開放了,還要擔心蔡當局給他們穿小鞋。

 尤有甚者,民進黨為了烘托「抗中保台」溫度,刻意避免在選前開放陸客來台,防止「反中牌」破功,也是十足選舉考量。假若真正站在照顧民生福祉、彰顯自由民主的立場,民進黨應即刻開放陸客自由行來台,是可以讓島內觀光業和基層庶民商販有盼頭,有助於舒緩今年台灣因外貿萎縮帶來的景氣危機。再退一萬步講,即便兩岸授權雙方業者溝通後,對明年春節後開放觀光有默契,民進黨當局也不宜將「陸客牌」當做選舉工具,反倒給眾人看穿政治算計。其實,賴清德早應該開誠布公地表示,歡迎陸客來台、鼓勵兩岸觀光交流,而非誇誇其談所謂「和平善意」的空話。同時,賴清德更應表示,無論2024選舉結果如何,民進黨當局都做好了明年全面恢復兩岸觀光的準備,這才是真正的善意表達。遺憾的是,民進黨歷來對兩岸關係沒有善意、沒有格局,時至今日也不再指望能做出真正有助改善兩岸關係的言行。

 總之,開放兩岸觀光客固然是美事一樁,對當前兩岸情勢更具有「和平甘霖」之意義,但民進黨當局對陸客議題反反覆覆政治操作,人民還會相信嗎?事實上,「反中」政策如何能有效全面推動觀光,又如何能救旅遊產業呢?此次台「交通部長」宣示開放赴陸組團的作法,根本不是觀光政策,而是「摸頭政策」,希望暫時安撫憤怒的觀光旅遊業者,以免影響選情。問題是,業者會接受嗎?尤其開放赴陸旅遊時間選在大選之後,屆時若仍然由民進黨執政,政策是否又會縮水甚至走回頭路,殊難逆料。如要釋出利多,當下就可開放,何需等到明年?

 頂圖:台灣景點日月潭。中央社圖片

責任編輯:靜文 【海峽觀察】論蔡當局宣布將開放組團赴陸旅遊的弦外之音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