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片 | 【商報時評】用多元創新擦亮廟街招牌

有片 | 【商報時評】用多元創新擦亮廟街招牌

責任編輯:蔣璐 2023-12-16 08:30:2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廟街夜市」昨日開放,全新設置食品攤位和發光「打卡」藝術裝置等,期望吸引更多旅客和本地市民參與。增加供應可以創造需求,繼「香港夜繽紛」後,政府着力開發更多夜市,無疑方向正確;續朝此路推進,從傳統到創新多元供應,才可不斷強化香港競爭力。

    北上消費成為熱話之際,境外旅客及本地消費動力亦在加強。入境處資料顯示,內地客來港人次顯著回升,從第二季月均約225萬人次,增至第三季約285萬人次,按推算及結合節日效應,本月尚有機會上望300萬人次;其他訪客人次同告反彈,尤其踏入第四季之後,月均從60餘萬人次,連續攀升至10月的76萬和11月的86萬,展望本月或可挑戰100萬。本地方面,受惠經濟復蘇、失業率低,本地居民總收入(GNI,即透過從事各項經濟活動而賺取的總收入)按季再漲9%,較對上一季的3.6%增幅擴大,家庭住戶入息中位數也首次攀到3萬元水平,反映本地購買力絕對不差。有內地媒體指,港人10月份北上消費金額達36億元,數字固然不低;但旅發局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香港錄得與入境旅遊相關的總消費為750億元,即月均125億元,相信下半年數字肯定有增無減,其中港人北上人均消費約700元,而上半年內地客南下人均消費則為7605元。凡此種種,說明香港旅遊競爭力與本地消費力仍在。

    不論為了爭取更多旅客來港,抑或鼓勵市民留港消費,皆離不開進一步提高本地市場競爭力與吸引力,透過新增供應來拉動新的需求。昨日球王美斯所屬球會來港獻技的球賽門票,開售一小時已見沽清,甚至馬上出現價格翻倍的黃牛飛,這種萬人空巷盛況正說明了新供應如何創造新需求。「香港夜繽紛」的成功,也重在以新供應刺激新需求,既善用街道新增舖面與活動,供應種類亦更多元化兼具噱頭,包括拆牆鬆綁容許攤檔明火煮食。今次「廟街夜市」再下一城,供應的量與質同樣提升,且還為期半年之久,好讓商號經營更加明朗繼而加大投資。事實上,廟街不單是香港五光十色繁華象徵,更是傳統與創新共冶一爐的平台,一直以來都充滿活力。不必諱言,深圳近年所現活力,恐較香港有過之無不及,由手打茶到醬香拿鐵、由傳統火鍋到新派酸菜魚的「創造性破壞」不斷推陳出新。有「廟街歌王」之稱的尹光最近大熱,正受惠於傳統唱控與新興AI的完美結合,一直勇於突破框框的他,便因樂於擁抱新時代而成就一時佳話與風潮。香港要展現「東方之珠」的魅力,能否進一步結合傳統與創新,在更多街道、海濱之類地方發展夜市,以至透過其他更多新供應,來推動本地與海外來港消費的需求呢?另外,拆牆鬆綁亦很重要,在設置霓虹燈藝術裝置供人「打卡」之餘,能否在政策上研究優化,香港街頭巷尾重現更多霓虹燈?

    內地日前推進「即買即退」退稅試點,並擴大了多國免簽證待遇,皆為拆牆鬆綁的體現。香港既要跟內地加強溝通,爭取恢復「一簽多行」來港,讓兩地人流交往更加便利,還要因時制宜、升級供給,一要增加供應,二要創新供應,三要拆牆鬆綁優化相關市場環境,必有利於進一步擦亮廟街招牌、擦亮香港招牌。(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責任編輯:蔣璐 有片 | 【商報時評】用多元創新擦亮廟街招牌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