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片|近觀火車頭 重回舊時候

有片|近觀火車頭 重回舊時候

責任編輯:靜文 2023-12-31 10:44:19 來源:政府新聞網

 上世紀70年代最後一批引入本港的柴油電動機車,近年全數退下火線,其中60號機車喬沛德號今年10月落戶鐵路博物館,成為最新藏品。

 這架曾服務香港接近半世紀的火車頭,2021年退役前以紅色車身、銀色駕駛室和車頂,搭配醒目的黃色「60」車身編號示人。

 為了讓喬沛德號能以最佳狀態展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修復團隊去年6月進駐停泊了該火車頭的羅湖機車行車室,展開修復工作。

22.jpg

 黃潤釗(右)和黃銘軒(中)細述團隊花逾一年時間修復喬沛德號和規劃運送方案的過程,陳家亮(左)則講解這架火車頭的歷史意義。

 仔細修復

 康文署二級助理館長(文物修復)黃潤釗表示,團隊先記錄車身當時的狀況,再制訂修復方案。由於機車曾長期在戶外風吹日曬,油漆有褪色和剝落現象,因此要除鏽並重新髹上防鏽漆和顏色面油。

 要還原神髓,為車身顏料準確配色是重點之一,過程中既得到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協助,同時也帶點運氣。

 黃潤釗說:「當中藍色的部分,我們很幸運,可以在車身找到一個比較隱蔽、不見光的地方,顏色比較接近原始狀況,可以提供一個較準確的參考,讓我們可調配相應的顏色。」

 修復工序精細考究,經兩個月時間,機車始完成修復。但如何把這件龐然大物運送到博物館展示,又是另一挑戰。

23.jpg

 團隊為還原機車的神髓,仔細研究車身顏色。

 小心運送

 康文署一級助理館長(文物修復)黃銘軒表示,團隊一年多前已着手策劃,利用電腦模擬整個運送和裝嵌過程,當中須考慮運送路線的道路承重能力和高度限制。

 「如果車身與轉向架一起運送,會超出道路的高度限制,因此要先把它們分離。通往博物館的一段路,彎多路窄,需要很小心計算,避免碰撞,並須在深夜進行,把影響減到最少。機車進入博物館前,也要事先修剪館內的樹木和建立基座,讓吊運工具可在場地內使用。」

24.jpg

 為免運送機車時超出道路的高度限制,康文署團隊要先把車身與轉向架分離,之後再重新組裝。

 全面了解

 喬沛德號加入後,鐵路博物館共收藏兩架柴油電動機車,康文署一級助理館長(香港鐵路博物館)陳家亮認為,有助參觀者更全面了解本地鐵路歷史發展。

 他說,60號機車1974年引入香港,提供客運服務至1983年,鐵路電氣化後便退出客運行列,改為主力用作牽引貨卡、工程車或緊急救援工作。

 「它見證了香港和內地很繁盛的鐵路貨運貿易,特別是上世紀80至90年代,另外是2007年的兩鐵合併,這都是香港人集體回憶的一部分。」

 陳家亮續指,該館本已收藏51號柴油電動機車,但主要用作闡述關於客運服務的歷史,希望透過60號機車補充關於香港貨運的歷史,以及與香港經濟發展的關係。

 頂圖:喬沛德號(左)見證香港和內地過往繁盛的鐵路貨運貿易,館方希望透過它闡述香港貨運史。

責任編輯:靜文 有片|近觀火車頭 重回舊時候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