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消除漁民出海安全隱患,滿足日益增長的漁船停泊需求,打造精品風情漁港為集體經濟創收,近日,深圳市大鵬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何志梅帶隊到南澳辦事處東漁社區實地調研並召開東漁社區普直聯工作座談會,大鵬新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南澳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以及東漁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參加。
會上,南澳辦事處掛東漁社區第一書記竇菊琴介紹了社區基本情況,剖析了當前東漁碼頭在建設、使用和管理等層面存在的困難堵點,對未來東漁碼頭安全環境整治和風情漁港打造提出發展構想,並建議將其納入「百千萬工程」項目庫。
東漁碼頭修建於2006年,東漁社區居民多為漁民。碼頭既是漁民的主要出海口,也是捕撈漁貨的唯一上岸點,每天停泊漁船百餘艘。但由於現狀碼頭設施老舊簡陋,泊位少,且局部因海水侵蝕而發生脫落,安全隱患大,急需除險加固和改造升級。現計劃實施東漁碼頭安全環境整治工程,提升加固碼頭現基礎,對防波堤結構加固140米,對港池疏浚2萬立方米,以消除碼頭安全隱患並最大限度釋放泊位。同時計劃新建休閒旅遊和漁業浮碼頭,完善繫船柱、水、電、通信等配套設施,並結合疍家文化特點,在東漁碼頭為遊客設置隨船出海捕魚體驗點,讓遊客在欣賞南澳山海美景的同時,也能體驗海上捕撈的樂趣。而且,東漁碼頭作為目前南澳唯一划定的攤販經營場所,是一個小型海鮮市場,依托大鵬新區的文旅優勢,可嘗試打造「年年有漁」年貨節等品牌,既可作為網紅打卡點吸引遊客,也可為本地海產品拓寬銷路,為漁民創收。
何志梅表示,大鵬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深圳東部黃金海岸區位優勢、自然資源稟賦的生態優勢和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南澳)海上龍舟賽、「中國盃」帆船賽等賽事品牌響亮的人文優勢,要支持謀劃好東漁碼頭的場地環境提升和業態布局,結合天后宮、疍民等歷史文化講好「東漁故事」,在建築設計上體現文化元素,在業態發展上結合文化特點,打造出一個精品的漁港風情旅遊目的地,助力片區高質量發展。(記者 羅國淮 通訊員 張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