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地方志/趣】魚類批發市場轉型 建構區域旅遊主軸——從筲箕灣地名到「香港築地」

【地方志/趣】魚類批發市場轉型 建構區域旅遊主軸——從筲箕灣地名到「香港築地」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4-02-18 20:53:0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地方志中心《香港志》—《地名部類及附錄部類》責任編輯蔡兆浚

 筲箕灣位於香港島東北角,在鰂魚涌以東、柴灣之西北,濱臨鯉魚門海峽。古代的筲箕灣是漁民的避風之港。今日,筲箕灣已是一個商住混合社區,但仍有碩果僅存的漁民天光墟,保留了昔日的漁港風貌。今日就讓我們從筲箕灣的地名歷史説起,講講未來該區轉型發展的路向。

 筲箕傳說 地形命名

 根據歷史文獻,「筲箕灣」的地名最早可追溯到明萬曆廿三年(1595)的《粵大記》所附「廣東沿海圖」,此圖載有「稍箕灣」之名,估計即今之筲箕灣。有關筲箕灣的地名由來,對照早期地圖與筲箕灣填海前的航空照片,筲箕灣的原始海岸線既圓且闊,形似筲箕,相信當地漁民因而命名。

 英國佔領香港之初,曾在1841年《憲報》第二號的人口統計中將筲箕灣稱為「掃箕灣」,並標記為「大村」,人口為1200(當時的香港島總人口僅為7450),成為繼赤柱之後的港島第二大聚居點,而鄰近的「公岩」(即阿公岩),則標記為石礦場,人口為200,生活困苦。「筲箕灣」一名,本指今日筲箕灣地區對出的海灣,但港府自1845年將該灣以英軍少校愛秩序(Major Edward Aldrich)之名命名為「愛秩序灣」(Aldrich Bay),而筲箕灣則成為了專指岸上一帶的地名。

 有說筲箕灣舊稱「餓人灣」,又寫作「臥人灣」,但查究相關資料,餓人灣雖然位於筲箕灣區內,但與筲箕灣並非同一個海灣。「餓人灣」一名來自十八世紀初,有帆船遇風避入該灣,數日後糧食耗盡,船員上岸買糧,但竟無法購得所需,最終餓着出海離去。根據1857年的《憲報》,港府刊憲將香港島分成九個大區,而二號區「筲箕灣」一欄標記「自紅香爐到餓人灣村,包括黃角嘴、七姊妹、水清灣、筲箕灣與餓人灣」,推測餓人灣可能為阿公岩村以東一個已填海的小海灣(今東都中心所在)或鰂魚涌。

 廟宇記載 早期發展

 筲箕灣最早的廟宇為一所建於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的天后宮,位於近岸小島,被稱為「海心廟」,惟20世紀80年代被拆卸。現存筲箕灣最古老的廟宇是位於東大街的天后廟,建於同治十二年(1873)。雖然翌年該廟即遇上甲戌風災而遭摧毀,但與其他地方相比,筲箕灣損失較少,信眾以為是天后保護所致,故於光緒二年(1876)籌款重建。當年的《天后古廟重修碑記》仍存廟內:「……維我筲箕灣之天后廟,創建自壬申,繼遭風於甲戌。……獨念我灣地介一隅,家非萬戶 ……廟枕山涯,門臨江涘;右達鯉門之水,前朝龍洞之峰。鵝頸灣速感香煙而至止,佛頭洲近聽鐘鼓以欽崇。」從碑記中可見筲箕灣雖然位處偏僻,發展較慢,惟可在三年間兩度集資建廟,當時筲箕灣的漁業經濟推測已有相當發展。而從碑文記述的地名中,也可以見到筲箕灣的地理形勢。

 除漁業以外,打石也是筲箕灣早期的重要產業。清中葉開始,來自粵東地區的客籍人士開始定居在包括今日筲箕灣、九龍、石排灣等地在內的香港地區打石。約在英國佔領香港前後,譚公信仰被客籍人士帶到筲箕灣,設壇供奉。客籍人士將譚公稱為「阿公」,故附近又被稱為「阿公岩」,1905年又於礦山附近建立譚公廟。英國佔領香港後,營造維多利亞城,對石材需求大增,筲箕灣更成為當時香港的重要石材產地。

 隨着造船、修船業發展,漁船也愈多在此停泊,使筲箕灣開始出現商業往來,並逐漸形成市場。當時的筲箕灣遠離維多利亞城,海盜猖獗,秩序混亂。19世紀60年代末,港府開闢筲箕灣大街,街旁興建店舖房屋及碼頭,建造警崗,治安大為改善。漁民慣稱市場為「街」,又因筲箕灣大街位於港島之東,故又稱「東大街」。漁民登岸銷售漁獲或購買日用品,則稱為「埋街」。隨着英商太古洋行於1884年在鰂魚涌落成糖廠,1907年又建成船塢,大批工人定居筲箕灣,使本區人口大增。

 英雄被困筲箕灣?

 「英雄被困筲箕灣,問君何日到中環」的俗語,相信大家都聽過。筲箕灣位處港島東北,當時不屬市區,更無巴士行走,對外交通主要依靠水路。直至1904年電車路軌延長至筲箕灣,才將筲箕灣與中環從陸路上接通。惟由於早期電車班次稀疏、電車最初只鋪設單軌路軌,交通仍屬不便。一說指這俗語以後還有兩句:「無錢搭車把路撐,撐下撐下去中環」,說明當時電車車資不菲,一般市民收入微薄,往往只能以舢舨撐船到中環,反映當時筲箕灣長期交通不便,居民外出不易之苦。

 借鑒日本築地市場模式 筲箕灣魚市場轉型

 今日,在筲箕灣避風塘岸上,仍有碩果僅存的漁民天光墟。每天清晨六七時左右,漁民都會到擺攤,售賣在本港水域捕撈的新鮮漁獲,也有不少街市少見的特色海產,素來吸引了不少遊客專程前往。另一方面,筲箕灣魚類批發巿場佔地4500平方米,現時主要在凌晨4點至中午12點營運,冰鮮海魚批銷設施及服務,仍有潛力作進一步的旅遊發展。

 有關方面值得考慮參考日本築地市場的模式,整合天光墟魚市場和魚類批發巿場的觀光潛力和功能性,使筲箕灣魚市場轉型為如築地市場般結合批發及零售、食肆、旅遊景點為一體的國際級海鮮市場。在政府規範和支持下翻新活化的過程中,需要在維持場內批發市場原本的功能的同時,將休閒、觀光、旅遊、餐飲元素融入。如在上午批發繁忙時段後設立零售時段,開放遊客進入,引導漁民在批發模式外分拆零售等,使遊客可以買到海鮮、乾貨、紀念品後,在餐廳邊觀賞避風塘海景、邊吃海鮮,構成獨特的旅遊體驗。

 漁巿場活化之後,將會成為附近旅遊資源的核心主軸,帶動起周圍的購物和旅遊因素,更可以和東大街、譚公廟、海防博物館連成一體,使整個筲箕灣、阿公岩一帶得到新的發展機會,成為香港的築地,相信指日可待!

 《筲箕灣訪古》

 漁岸筲箕百姓灣 阿公岩下海門關

 英雄鯉躍魚龍變 幾許波濤復往還

QQ图片20240218205418.png

 「筲箕灣」的地名最早可以追溯到明萬曆廿三年(1595)的《粵大記》「廣東沿海圖」,此圖載有「稍箕灣」之名,位於大潭之東,與赤柱、黃泥涌等其他圖中標記的港島地名相距一段距離,估計即指今之筲箕灣。

QQ图片20240218205430.png

 1963年的筲箕灣,可見岸邊仍有漁民搭建的棚屋。至於海灣是否形似筲箕,見仁見智。(圖片來源:地政總署「香港地理數據站」)1963_1963-7442

QQ图片20240218205441.png

 1973年的筲箕灣。(圖片來源:地政總署「香港地理數據站」) 1973_CN00569

QQ图片20240218205531.png

 英國佔領香港之初,已在1841年《憲報》第二號的人口統計中將筲箕灣稱為「掃箕灣」,並標記為「大村」(Large Village),有1200人口,是當時繼有2000人口的赤柱以後的港島第二大聚居點。

QQ图片20240218205540.png

 根據1857年的《憲報》,港府刊憲將香港島分成九個大區,在二號區「筲箕灣」一欄標記「自紅香爐到臥人灣村,包括黃角嘴、七姊妹、水清灣、筲箕灣與臥人灣」,這句似乎是以西到東的方位排序。

QQ图片20240218205550.png

 港府自1845年英國皇家工程兵團中尉哥連臣繪製Ordnance Map of Hong Kong 開始,將該灣以英軍少校愛秩序(Major Edward Aldrich)之名命名為 Aldrich Bay,中譯為「愛秩序灣」。(蘇格蘭國家圖書館藏)

責任編輯:朱劍明 【地方志/趣】魚類批發市場轉型 建構區域旅遊主軸——從筲箕灣地名到「香港築地」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