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ESG新視角】ESG一站通盼成評估標準 生產力局指已擁200家企業會員

【ESG新視角】ESG一站通盼成評估標準 生產力局指已擁200家企業會員

責任編輯:靜文 2024-03-04 23:30:23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生產力局較早前推出「ESG一站通」,冀藉此提升企業對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生產力局首席創新總監張梓昌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希望透過「ESG一站通」,幫助企業加強對ESG的認識之餘,更想透過在「ESG一站通」設立的記分卡(Scorecard),協助企業自我評估自己在ESG的表現,從而讓平台成為公認的ESG評估標準。

 張梓昌表示,ESG未有國際性標準,尤其當前中小企在ESG的評估標準較為分散,「尤其何謂『綠色元素』?坊間較難掌握」他表示,目前銀行向大型企業發放綠色貸款時,已有機構從中協助認證;相反中小企則較為分散,因而生產力局希望透過平台方式,為中小企設立記分制度,方便協助中小企取得綠色融資。

 設記分制幫中小企獲綠色融資

 至於「ESG一站通」的評估內容,張梓昌表示,該記分卡共有50條問題,問題全部參照港交所(388)對企業在ESG披露的要求,以及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簡稱GRI)的標準作為基礎,期望以此作為中小企在ESG評估的入門。由於目前ESG未有認證,因此未來會將該記分卡的問題,交予香港本地的大型品牌以及銀行參考,希望藉此協助中小企在向銀行取得綠色貸款時,可以獲得利息扣減。

 張梓昌續稱,目前「ESG一站通」已有200家企業會員,來自製造、物流、電子商貿、交通及金融等行業,並獲得150個支持單位。他期望,利用「ESG一站通」形成生態圈,推動中小企在ESG的參與。未來亦會每一至兩個月舉辦活動,邀請大企業分享ESG方面的經驗,同時為中小企提供ESG入門培訓。

 中小企「碳足跡」表現作考量

 銀行審批綠色融資時有何考量?張梓昌認為,當前市場最為關注的,是中小企符合「碳中和」的程度,尤其更注重中小企在「碳足跡」的表現;惟大多數中小企不認識如何達至碳中和,因此生產力局未來希望可提供與碳相關的服務,包括聚焦在如何協助中小企符合在碳計算的要求,及協助中小企購買「碳信用」(Carbon Credit)。

 【企業關注點】本地中小企ESG質素參差

 近年企業對環境、社會及管治(ESG)越來越重視,但礙於當前尚未有統一標準量度企業在ESG的貢獻,令不少本地企業無所適從。生產力局首席創新總監張梓昌坦言,近年企業參與在ESG投入的質素雖然已見進步,但質素的確較為參差,尤其中小企在ESG方面投入近年才開始盛行。

 執行ESG時過度集中於環境

 張梓昌認為,直到今天,不少中小企仍不知何謂ESG,當中不少企業在執行ESG時,過度集中在「E(環境)」的部分,至於在「S(社會)」及「G(管治)」的部分,沒有多少着墨,而只有一至兩名員工的中小企,更難以理解ESG的定義。

 如何糾正中小企對ESG的誤解?張梓昌舉例稱:「比如有一家教授潛水的學校,在工餘時收拾海中的垃圾,這類處理海洋污染的方式,已達到兼顧社會責任的標準。」張梓昌表示,中小企首先要認識何謂ESG,並且在這方面的投入是越快越好。

 按照上線客戶要求去做ESG

 張梓昌又指,企業執行ESG時要付出成本,但亦可從中得益。目前中小企在執行ESG時,大多是按照上線客戶的要求去做,對他們來說,此舉既可節省成本,又可吸引更多生意,「可以說,錢花得來有意義」。記者 鄺偉軒

 頂圖:張梓昌表示,ESG未有一個國際標準,希望「ESG一站通」設立的記分卡(Scorecard)成為公認的ESG評估標準。記者 崔俊良 攝

責任編輯:靜文 【ESG新視角】ESG一站通盼成評估標準 生產力局指已擁200家企業會員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