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張春華:克服「新製造」短板 發力培育新質生產力

張春華:克服「新製造」短板 發力培育新質生產力

責任編輯:靜文 2024-03-06 17:53:3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新質生產力是未來中國發展的新增長極,而新製造、新服務、新業態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發展經濟新增長極的核心引擎。如何更好地培育新質生產力,賦能新興產業發展,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人大常委、深圳市工商聯主席、朗華集團董事長張春華對媒體表示,「新製造」要獲得跨越式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製造強國,必須要有「新服務」的強力支撐。然而,我國在生產性服務業領域的差距,已成為「新製造」發展的短板。

 他說,這種短板主要體現在四方面:一是國家層面尚未將生產性服務行業作為國民經濟行業大類單獨統計,相關統計數據分散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交通運輸等子類別,缺少對行業宏觀整體規劃的數據支撐;二是我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一流生產性服務企業較少,全球化全產業鏈服務新興產業的能力還有欠缺;三是我國生產性服務進口大於出口,導致服務貿易存在逆差,且佔全年進出口總額的比重較低;四是新興產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融合度較低,新興產業利用生產性服務業賦能攻克「卡脖子」關鍵技術不夠,導致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乏力。

 為此,張春華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建議國家層面增設生產性服務行業大類統計口徑,整體提升生產性服務業戰略地位。將生產性服務業列為國民經濟重點發展行業,完善我國生產性服務業類別和指標,加強對行業的統計監測和數據收集、測算,提高政策制定的精準性、針對性、實效性。

 二是建議國家出台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壯大的專項體系化政策,培育世界一流生產性服務中國品牌。制定「一對一」專項政策和政府統籌協調機制,完善土地、金融、財稅、數字化升級等配套政策,建立生產性服務業產業發展基金,支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數字經濟、平台經濟,提高規模化、國際化、高端化發展水平,全面提升賦能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能級。

 三是建議大力支持生產性服務業出海賦能新興產業,加大服務貿易輸出,拉動中國經濟新增量。建立生產性服務重點企業白名單,搭建生產性服務企業出海公共服務平台,健全海外風險預警和避險機制,提供國際監管合規指導服務,防範反規避法、強行收併購、碳壁壘等制裁「組合拳」;建立企業出海「一對一」服務機制,解決海外公司設立、銀行開戶、國際物流、海外招聘等難題,提升賦能新興產業海外發展水平,助力企業出海搶市場搶訂單,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外貿保穩提質。

 四是建議國家出台「兩業融合」發展規劃,加快推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強頂層設計,構建生產性服務業與新興產業協同融合發展機制,創建一批高能級生產性服務產業集聚區示範項目,高效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優勢,推動生產性服務業高效賦能新興產業降本增效、加快科技創新和國產替代,催生融合新業態、新模式,塑造競爭新動能新優勢。(記者 徐艷瓊)

責任編輯:靜文 張春華:克服「新製造」短板 發力培育新質生產力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