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這座被外媒唱衰多年的橋,現在火了!

這座被外媒唱衰多年的橋,現在火了!

責任編輯:趙桐曲 2024-04-03 09:49:3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自港珠澳大橋2018年正式通車起

這座「世界最長跨海大橋」

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

它聚集着中國實力與中國智慧

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讚譽

微信圖片_20240403092800.png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截圖。

677feb842625cb09eae25473b064448.png

《悉尼先驅晨報》報道截圖。

2f32c2ba9cf3d51bb26809c774038cc.png

商業內幕網站報道截圖。

eb04148d4963f5b85553689234b53c7.png


路透社報道截圖。

e5f112d84ce3e156955ab84ff56b715.png

《先驅太陽報》報道截圖。

 但也伴隨着一些雜音,比如:「面子工程論」「大而無用論」「吃力不討好論」,更有甚者質疑中國或許是「花了上千億,建了一座不能通車的大橋」

7af84914670d1438ca1d042e3cbd242.png

FT中文網報道截圖

8b71fd4b26f25df84888d6fa31a93c6.png

建橋前在與荷蘭某公司談判過程中,荷蘭說要給我們唱首祈禱歌。東南衛視節目截圖

 歷經8年多,中國克服無數技術難題和自然災害的挑戰,終於實現了三地人民長久以來的夢想。只有從內心裏抵制互聯互通,希望「不連不通」者才會絞盡腦汁、煞費苦心,用種種奇怪的理由唱衰。

 基建在前,政策隨後,要想富先修路。這是內地已經百試不爽的真理。如果沒有港珠澳大橋何來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小時生活圈」何來火爆的「港車北上」何來如今的「互聯互通」

95eeea37cbeaa52356cec6b14742970.png

封面:楊亮

 憑什麼被唱衰?

 「全球第一大投入基建工程」英吉利海峽隧道全長153km、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連這樣的跨國「歐洲隧道」都能暢通無阻,而全程穿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港珠澳大橋憑什麼會被唱衰?

 「面子工程論」「大而無用論」「吃力不討好論」,更有甚者質疑中國或許是「花了上千億,建了一座不能通車的大橋」。Emmm,這幾日港珠澳大橋堵得水泄不通的橋面路況,正是對上述站不住腳的觀點的回擊……

適逢復活節小長假剛剛結束

港澳居民海陸空三線北上內地遊玩

這幾天的港珠澳大橋堵的水泄不通

明顯可見三牌車增多

6d63b17d17ef058bd4473ac0db48045.png

4e4f5b23ec2e3b0657db11beab393d0.png

有網友在社交平台分享

堵在港珠澳大橋的路況

640.gif

評論有人指

「排隊兩小時,現在珠海港人爆滿」

「港珠澳大橋過珠海好熱鬧」

「港車太多,大家錯峰出行」

……

777.jpg

444.jpg

 據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統計數據顯示,3月28日至3月31日,經珠海口岸出入境的旅客累計超48.49萬人次、出入境車輛超過6.87萬輛次。其中,3月31日,口岸出入境車輛首次超過1.84萬輛次,創口岸最高紀錄。

 事實面前,奇怪論調不攻自破

 如果說單拎出假期車流量不足以說明全部

 那再來關注一下港珠澳大橋的通行量

 據官方數據顯示

 港珠澳大橋自通車以來

 基本上每天的車輛通行數量均保持在4000輛/日左右。


 今年第一季度

 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客流

 車流累計超過600萬人次和115萬輛次

 分別同比增長180%和120%


 兩項數據均創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以來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口岸出入境車輛總數,已位居全國各口岸第一。

259f639938eebd43a92bcb992bd830f.png

 「港車北上」「澳車北上」成為推動珠海口岸客流車流持續高位運行的主要因素。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統計數據顯示,自去年7月1日「港車北上」政策正式實施以來,駕駛單牌私家車「北上」的香港居民數量持續上升,今年以來,「港車北上」數量月均達到9.89萬輛次,其中今年2月首次超過10萬輛次,較政策實施首月增長超過1490%。

54a76aeeebd7304f17b849e9a755705.png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現場為妥善應對客流車流高峰,港珠澳大橋邊檢站在24小時開放的出入境隨車旅客查驗廳增設多條臨時查驗通道,最大限度提升通關效率。

33c7c65f2c340cf2a0ba971b359319b.png

 同時,強化警力部署,實施跨站支援方案,安排機動警力加強監護和巡查,提前加開、開足、開滿查驗通道,最大限度提升通關效率,縮短旅客車輛候檢時間。

 清明假期將至 請錯峰出行

 港珠澳大橋官方提示,2024年3月29日至4月7日適逢清明節、香港公眾假期及周末假期,三地跨境出行需求將明顯增加。

 預計4月6日(周六)15:00—24:00東行方向(珠海前往香港)車流量較大。請三地自駕旅客合理安排出行時間,選擇錯峰出行。

擺事實、講道理、看數據

開頭奇怪的論調也就不攻自破了

中國窮八年之力,耗億萬之資

修建的港珠澳大橋

怎麼會是「面子工程」?

7801baf1e120c0602509a063279f3eb.png

在香港中央圖書館中,一位可愛的香港阿叔和港珠澳大橋的航拍照片合影。新華社資料圖

短視行事,不顧長遠。

部門西方國家看重的成功

自然是將短期可見效益提到最高

而對於「整體布局,長遠發展」

唱衰者無法理解

作為國人應當為港珠澳大橋感到驕傲

同時也應該相信

我國的經濟狀態將會越來越好


 資料來源:交通事務局、fb、小紅書、環球網、網絡等

 圖源:新華社、中通社、網絡等

 撰文/編輯:桐曲

 審校:金霞

 審讀:靜文

 審核:Oriole

 監製:雨杉

責任編輯:趙桐曲 這座被外媒唱衰多年的橋,現在火了!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