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20年20個「第一」 我們逛過的文博會  愛了愛了!

20年20個「第一」 我們逛過的文博會 愛了愛了!

責任編輯:呂馨 2024-05-08 13:00:03 來源:晶報

2004年11月18日至22日,首屆文博會在深圳高交會館隆重舉辦。

創辦僅僅一年,文博會就經歷了三次「升格」,由深圳市到廣東省、再到國家主辦,文博會第一次入選「中國文化十件大事」,成為第一個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文化展會。

微信圖片_20240508125659.jpg

2024年,文博會滿二十歲了。5月23日,第二十屆文博會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盛大開幕,文博會邁入全新的發展階段,成為履行新時代新文化使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屆展會。

二十蝶變再啟航,文博奮進新征程。

20年,20個「第一」

2004年,文博會正式誕生,並扎根落戶深圳,第一次入選「中國文化十件大事」。

2005年,成立文博會公司,專業運營一年一屆的文博會。

2006年,第一次被列入《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重點支持的文化會展之一。

2007年,形成了「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精品化、規範化」的「五化」辦展方針,參會人數第一次破百萬。

2008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次組團參展。

2009年,進一步推動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台灣展團第一次參展。

2010年,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台地區全部參展,第一次實現政府組團「滿堂紅」。

2011年,第一次提出「1+N」的辦展模式,從文博會平台逐步衍生出藝術深圳、中國(深圳)工藝美術博覽會等文化類展會。

2012年,第一次在澳門舉辦「文博會精品展」。

2013年,展示交易規模進一步擴大,參展商數量第一次突破2000家。

2014年,突出交易實效,交易額第一次突破2000億元。

2015年,第一次設立「一帶一路·國際館」。

2016年,文博會第一次被列入《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成為「十三五」時期深圳文化創新的重點項目。

2017年,進一步提高國際化程度,受邀海外採購商第一次突破20000人。

2018年,中共中央宣傳部第一次正式成為文博會的主辦單位。

2019年,第一次設立「粵港澳大灣區館」。

2020年,受疫情影響,第一次舉辦「雲上文博會」,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博會」。

2021年,正式遷往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第一次啟動線下與線上互動結合的辦展模式,構建線上線下現代化服務體系、運營體系、管理體系,加快推進展會規模、辦展模式、品牌質量全面升級,充分展現「新時代、新文博、新會展、新內容、新成效」。

2022年,文博會被寫入《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簡史》;同年,國家版權局第一次列入文博會主辦單位,文博會國家級地位進一步深化,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第十八屆文博會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後文化領域舉辦的首場全國性展會,也是我國不斷優化防疫政策、施行「新十條」和「乙類乙管」後深圳舉辦的首場大型展會。

2023年,文博會與首屆文化高峰論壇第一次同期舉辦,雙星閃耀,影響力空前。

2024年,第二十屆文博會,第一個20年,創新設立主賓國機制,新增設立國際文化貿易展,重點提升國際化、促交易功能,全面提升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數字化水平。

20年,展覽總面積翻兩番

微信圖片_20240508125715.png

2004年11月18日,首屆文博會在深圳高交會館正式開幕。當天,五顏六色的彩紙在開幕儀式上熱烈繽紛,綻放在空中。當年的展會,展覽總面積43130平方米,設置了7個論壇,共有7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包括來自海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2家企業,展會期間共吸引47.7萬人參觀。

這屆文博會還有一項重要創新,就是在主會場之外,建立了大芬油畫村分會場,形成主、分會場相結合的展會新模式。在大芬油畫村分會場舉行的書畫精品拍賣會上,為提升拍賣作品的藝術價值,主辦方一方面邀請了楊善深、饒宗頤、李行簡等一批名家的作品參加拍賣,如著名國畫大師宋玉麟的《江南春曉》、米春茂的《小狗》等;另一方面,拍賣會還重點推出了大芬油畫村30多名實力派畫家的力作。

第二十屆文博會將設立8大展館,其中綜合展3個、專業展5個。

二十年過去,乘着網絡時代的東風,今年的第二十屆文博會將以線下為主、線上同步的方式舉辦。線下主會場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展覽總面積16萬平方米,線下設8大展館,參展國家和地區60個,參觀、參展、採購的國家和地區達到108個;國際展區面積2萬平方米,海外採購商人數3萬名。

而雲上文博會平台則將按照展館展區分類展示文化產品和項目,加大網上交易功能,打造永不落幕的「數智文博會」。

「交易」讓文博會內涵發生質的變化

通過數字的變化,可以很直觀感受到文博會在不斷拾級而上,變大變強。

2006年5月18日,第二屆文博會開幕。與首屆相比,第二屆文博會在名稱上增加了「交易」兩個字。這兩個字,卻使文博會的內涵發生了質的變化。

這屆文博會的展覽面積從首屆的4.3萬平方米一躍至10.5萬平方米,引來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採購商參加,現場簽約金額突破200億元,順利實現文博會從展示向交易功能轉換,全面搭建國家級文化產業交易平台,在全球展會版圖上初露尖角。

也是在這一年的11月9日,UFI(國際展覽聯盟)在北京舉行的第73屆年會上,國際展覽聯盟主席湯姆·拜爾宣布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成為UFI認證展會,其承辦單位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有限公司成為UFI會員。文博會僅舉辦兩屆就獲得UFI認可,說明其規模、質量、國際影響及品牌建設已得到國際社會認可。

將交易功能作為文博會的核心,這個主旨也一直延續了下來。今年的第二十屆文博會計劃策劃系列文化產品訂貨會和100場以上新品發布會,力促文化產品交易,打造高端文化消費品發布和交易平台。

而在國際化方面,今年的文博會也早已做足準備。設立2萬平方米的國際文化貿易展區,重點展示和交易影視、網絡視聽及遊戲、演藝、文化消費終端及裝備、圖書、文創、文具等文化貿易產品。其次,通過與頭部跨境電商平台合作,推動「買全球」「賣全球」。最後還將舉辦系列國際交流活動,配套舉辦文化貿易合作洽談、文化項目路演、簽約等活動。

一座城市的文化自覺

文博會之所以選擇了深圳,與這座城市具有強大包容和吸納能力不無關係,它是面向世界的改革開放之城。在這座城市裡,總會誕生無數的第一次,它們代表了年輕、高效、務實、綠色,這些姿態,也是深圳的一種文化自覺。

20年前的首屆文博會上,開幕式不搞剪綵儀式,整個過程不超過20分鐘。而在此之前的文博會組委會上,10分鐘通過了三項議程,並且省去了常規的鼓掌通過方式。如此流程被盛讚極富深圳特色,乾淨利落而高效。

到了2013年第九屆文博會,更是以簡約、大方、莊重為原則,不再舉辦大型開幕式,只舉辦簡單的開館儀式,主展館不鋪紅地毯、不擺鮮花。展場入口門樓、展商名錄、指引牌、售票處等都擯棄了泡沫、亞克力以及一次性劣質木板等,而是採用了低碳環保、可循環利用的鋁材、不鏽鋼以及優質木板等。「這些材料在展出之後均可拆卸下來重複使用,避免了一次性的浪費現象」,展場入口布展承包商表示。

除了高效、環保的深圳品質,創意、創新+科技也是深圳這座城市引以為傲的特點。2019年的第十五屆文博會啟動的同時,官方小程序——「文博會+」正式上線,依托文博會15年來累積的龐大客戶數據,為全國優秀品牌文化企業及客戶提供專業的線上展示交易B2B2C平台,為優秀文化企業提供高端的對外貿易與投資信息交流平台,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新的可信賴的文化產品採購平台。今年第二十屆文博會,將更加強化線上交易功能。探索「展會+直播+電商」新模式,深化與頭部互聯網平台的合作,做強線上平台交易和網紅直播帶貨,創新舉辦「文博會禮物」甄選大賽活動,推介「文博會網紅產品」「文博會時尚品牌」。

一座城市的文化產業對於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第五屆文博會的主論壇之一,不少專家在文化發展戰略論壇上認為,越是在發展出現困難的時候,人們越需要文化來提振精神、撫慰心靈,越是在物質消費疲軟的時候,一些大眾文化產品及服務越會成為新的消費熱點。

第十四屆文博會上,第十屆「全國文化企業30強」名單發布,深圳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華強方特文化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深圳企業榜上有名。

微信圖片_20240508125723.jpg

第十九屆文博會11號館粵港澳大灣區館(資料圖)

2023年6月7日,第十九屆文博會大幕開啟,與此同時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精彩綻放,兩場國家級重磅文化活動在深圳「相映生輝」。 文博會上,人潮湧動,共有3596家政府組團、文化機構和企業線上線下參展,展出文化產品超12萬件,4000餘個投融資項目在現場展示交易,總成交額1724億元,「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地位得到鞏固提升;高峰論壇思想激盪,主論壇和八個分論壇名家雲集,聚最強大腦、發文化強音,在交流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在分享里促進文明交流互鑒,超11億受眾通過互聯網享受思想盛宴。

優秀的事物從來都是彼此作用,互為影響。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的舉辦增加了文博會促交流的功能價值,在展示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創新成就和文化產業發展成果的同時,智慧觀點不斷交鋒,思想火花不斷碰撞,為文化強國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我愛文博會!」連續十多年參加文博會的克什米爾商人Muneer曾在現場大聲表白,他希望文博會能夠越辦越好。這或許也是深圳這座城市的心聲。作為引領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擴大文化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平台,今年的第二十屆文博會,將自覺擔當新時代文化使命,為推動文化產業和會展業加快復蘇、促進中華文化傳承發展作出新貢獻,繼續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博會」。

責任編輯:呂馨 20年20個「第一」 我們逛過的文博會  愛了愛了!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