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財通AH】內地公司赴港上市熱度不減

【財通AH】內地公司赴港上市熱度不減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4-05-15 10:09:03 來源:深圳商報

 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的熱情持續。近日,宜搜科技、曹操出行、美的集團等多家內地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根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近百家內地公司提交港股IPO申請。

 今年港股IPO市場總體平淡,新股數量及募資金額同比分別下降了32%及51%。根據同花順統計,截至5月13日,今年以來共有15家公司登陸港股,合計募資約78億港元。

 其中,前五大新股融資金額分別為:茶百道25.86億港元、速騰聚創10.59億港元、米高集團9.54億港元、連連數字6.57億港元、美中嘉和5.63億港元。

 儘管港股年內上市家數不多,但最近兩個月隨着恒生指數的大幅反彈,IPO申請數量大幅攀升,3月和4月分別為24家、26家,遠超前兩個月平均的10多家。

 近期美的集團繼去年10月之後再次遞表港交所。如果能夠成功在港股上市,美的集團將實現「A+H」兩地上市,有望成為年內港股最大IPO。

 記者注意到,今年申請港股IPO的內地企業,不僅有蜜雪冰城、滬上阿姨、古茗控股、小菜園等盈利能力較強的消費企業,也有地平線、訊飛醫療等科技獨角獸公司,還有被稱為「國貨彩妝第一股」的毛戈平等知名企業。

 受益於港股上市規則中的「18A」章節,不少生物醫藥企業也選擇遞表港交所。在今年遞交港股IPO申請的企業中,超過10家內地公司屬於醫藥生物領域。數據顯示,去年共有13家生物醫藥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截至上周末,約150家內地企業已獲境外首發備案或全流通備案,其中超七成企業擬赴港上市。

 對此,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分析稱,「最近半年多,隨着A股IPO審核趨嚴,餐飲、白酒、學科培訓等部分消費企業上市難度增加,因此部分公司選擇轉戰港股市場。此外,港股的18A上市標準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也吸引了部分沖A失敗的藥企。相比之下,港股的上市流程會更快。不過,上市後的估值也會偏低。」

 去年,港股IPO上市企業72家,融資規模創下10年來新低。市場普遍預測,港股IPO市場今年有望迎來回暖。

 監管層也在支持港股市場。4月1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證監會表示,境外上市備案管理制度規則發布實施一年來,已有72家企業完成赴港IPO備案,赴港上市融資渠道暢通,有力支持內地企業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規範發展。中國證監會將進一步加大和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融資。(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

責任編輯:朱劍明 【財通AH】內地公司赴港上市熱度不減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