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吉林省今天(6月3日)公布《2023年吉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23年吉林省水環境質量創「十四五」以來最好水平。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張天華表示,2023年,為實現吉林省水環境質量顯著躍升,省生態環境廳以「兩河一湖」為重點,統籌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全方位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轉變。
新聞發布會現場
堅持目標導向 強化水質管控
2023年,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圍繞全省水質波動較大的42個重點斷面,突出「保目標、抓問題、強措施、求實效」,嚴格實行「第一時間掌握水質情況、第一時間分析研判,第一時間採取管控措施,第一時間處罰問責」的4個「第一時間」水質管控機制,共採取會商、通報、督辦、預警、提示等各類措施10餘次,加密監測樣本1080個,研判分析數據4032組,有效壓緊壓實各方工作責任。
多措並舉開展水生態環境治理
着力補齊城鎮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短板,2023年完成33座污水處理廠(站)擴能建設,新增處理能力34.75萬噸/天、管網300餘公里,74座縣級及以上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部實現一級A標準排放。開展重點領域專項治理,深入實施入河排污口再排查再整治,已經排查出的5836個排口全部完成新一輪覆核。強化日常監管,深入開展「春季清河」「夏季攻勢」「秋冬會戰」系列專項行動,清理垃圾、畜禽糞便3.5萬餘噸。
繼續推動區域協同共治、聯防聯控
推動省內上下游、左右岸相關縣市簽訂區域水污染聯防聯控協議。按照「誰污染、誰付費、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不斷完善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制度,根據斷面水環境治理達標和改善情況,實行橫向資金補償、縱向資金獎勵機制,使各市縣區自覺融入到「保護責任共擔、流域環境共治、生態效益共享」的格局中來。2023年,落實全省42個市縣區共實現上下游互相補償1827萬元,落實流域獎勵資金2400萬元,區域水污染聯防聯控、協作共治的水生態治理模式已基本形成。
全面推進「十四五」環保規劃實施
去年,吉林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水利廳、省林草局共同推動《吉林省「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確定的水生態惠民利民、深化水環境綜合治理、提升生態用水保障能力、推動水生態保護修復、強化水環境風險防範等5大方面重點任務的實施。截至目前,重點流域規劃各項任務紮實推進,修復生態緩衝帶486.15公里,建設人工濕地水質淨化工程4.03平方公里,2條河流已實現恢復有水目標。
張天華表示,下一步,省生態環境廳將全面貫徹落實美麗吉林建設規劃綱要,全面推動水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一是持續深化「四個第一時間」水質管控機制,全力推進水質穩中向好改善。二是加快實施項目建設,推動《吉林省「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實施,推進一批源頭區涵養林、河湖岸線生態緩衝帶等水生態提升項目建設,充分發揮水生態自我修復能力。三是推進美麗河湖建設,堅持三水共治,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記者 王丹)
頂圖: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張天華答媒體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