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何以濟寧」系列①產業篇:篤信好學 久久為功

「何以濟寧」系列①產業篇:篤信好學 久久為功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4-06-25 14:37:02 來源:香港商報網

    工業興則經濟興,工業強則發展強。

    近年來,山東濟寧堅定不移把製造強市作為首位戰略,大力發展高端裝備、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醫藥、節能環保「231」先進製造業集群,持續做好優質企業培育工作,形成了雄厚產業基礎和競爭實力,工業「壓艙石」分量凸顯,在積極爭創國家級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中心城市的信念加持下,濟寧工業經濟正不斷釋放高質量發展澎湃動力,有底色,更有成色。

圖片1.png

    搶灘新賽道

    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澎湃起筆

    工業一直是濟寧的立市之基、強市之本。製造業是濟寧的優勢產業,規模大、類目全、家底厚、動力新。截止到2023年底,濟寧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40家、上市企業14家、國家級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突破80家,6家進入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上榜全國先進製造業百強市。

    先進製造業集群是產業分工深化和集聚發展的高級形式。濟寧圍繞「231+1」特色產業集群,梳理出19條核心產業鏈,將企業對鏈入位、分鏈組團,邀請專業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把脈論證,「一鏈一策」制定產業發展「全景圖」「路線表」。加快優質企業培育、產業鏈優化提升、數字經濟系統建設,全力推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培育先進製造業集群,鑄就實體經濟的鐵柱鋼樑。

    梯次培育、步步登高,串珠成鏈、以鏈成群,產業匯聚、集群發展,在濟寧產業轉型升級的進階攀登中,先進製造業集群不斷壯大,成為濟寧實體經濟真正意義上的「壓艙石」,為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輸送動能。

圖片2.png

    創新產業鏈

    挺起「工業強市」的脊樑

    濟寧將創新視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一條條加快推動製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產業創新鏈挺起了濟寧製造強市的脊樑。

    近年來,濟寧加快優化煤炭產業結構,引領涉煤企業低碳化、綠色化、數字化高質量發展。位於鄒城市的山東恆信集團有限公司,圍繞「一塊煤」開啟「升值之旅」,研發、生產出了甲醇、粗苯、改質輕芳烴等30多種高附加值產品,形成了焦油加氫、苯加氫、煤氣制甲醇等循環經濟產業鏈,努力實現煤炭資源的價值最大化。

    沒有傳統的產業,只有傳統的企業,數字化讓製造業煥發生機。近年來,濟寧市把數字經濟作為重組要素資源、重塑經濟結構、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加快轉型發展的關鍵力量,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

    「最薄款可做到127mm,最高載重可達7噸,使用同步液壓杠技術,舉升過程中可以達到毫米級同步,具有運行平穩、穩定耐用、載重高等優勢。」汶上縣山東西曼克技術有限公司,公司首席科學家、高級工程師林立峰正在對自主研發的S280T機械人進行出廠調試。新產品通過「立體雲倉自動化系統」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AI識別技術與傳統倉儲技術深度融合,打造5G+智慧立體雲倉應用場景,推動倉儲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產品一經推出便迅速搶佔了市場,目前即將出庫的30台機械人已經被客戶搶購一空,後續還有50台機械人的訂單正在加緊生產。

    位於兗州區的山東天意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智改數轉」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受益者。作為當地裝配式建築產業的龍頭企業,其將智能傳感技術、5G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等前沿科技相糅合,創建了國內裝配式建築行業首個工業互聯網平台,為裝配式建築產業裝上全球化智慧大腦,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還實現了從賣設備向賣「設備+服務」轉型。今年年初,山東天意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從全省眾多參與申報的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獲第九屆省長質量獎。

    在數字經濟浪潮席捲而來的機遇和挑戰下,濟寧瞄準新賽道,點燃新引擎,吹響了濟寧工業從2.0、3.0時代向4.0時代邁進的號角,數字化轉型讓製造業「老樹發新芽」「新樹長強枝」,開創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圖片4.png

    着力優環境

    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好的營商環境體現的是一座城市的最大誠意,也是濟寧吸引優質項目、留住優秀企業的信心所在、底氣所在。

    濟寧不斷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數字化建設,並設立近2000個「濟寧市營商環境監測點」、特聘200位「營商環境特聘體驗官」,將探頭架到最前線。

    「人才金政20條」的發布、濟寧市人才科技創新發展大會的召開、山東省工程師大會的舉辦,彰顯濟寧的求賢若渴之心。企業作為市場中的主體,也在積極推動產學研的深入合作。太陽紙業創建了國家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研發平台12個;益大新材料聘請10餘名高層次專家,建立了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等人才平台載體;金大豐先後從中國農業大學、清華大學、江蘇大學、濟南大學等高校引進高端科技人才,組建了一支以省級人才為領銜的科研隊伍,建成9個省、市級研發平台……目前,濟寧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142萬人,合作院士92人、各類高端人才2100餘人,高技能人才達26.5萬人。強大的人才團隊,為製造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堅實力量。

    時光向前、產業向好、環境向優、濟寧向上。實現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任務並不輕鬆,也絕非朝夕之工。濟寧將進一步增强製造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在製造強國建設中彰顯濟寧擔當、貢獻濟寧力量。

責任編輯:林梓琦 「何以濟寧」系列①產業篇:篤信好學 久久為功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