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來論】「入境查手機」純屬妖言惑眾

【來論】「入境查手機」純屬妖言惑眾

責任編輯:靜文 2024-06-26 17:51:16 來源:香港商報網

 文:船聲

 話說一則謠言近日火遍網絡,聲稱「所有人入境中國都會被查手機」。其實,這純屬造謠抹黑,以訛傳訛,別有用心地附會、歪曲中國國家安全部近期公布、將於2024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法規:《國家安全機關行政執法程序規定》和《國家安全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對於兩項部門規章,社會各界均給予積極評價,認為是深化國家安全法治建設的重要體現。然而,造謠者卻明目張膽地顛倒黑白,背後是一小撮反華勢力借機搬弄是非、賊喊捉賊。

 說他們賊喊捉賊,是因為「查手機」原本就是某些西方國家加於中國公民的「惡行」。有網友開列了中國公民入境外國常常遭遇的「特殊待遇」,包括:

 一是無端滋擾和盤問:一些中國公民在入境歐美國家時,可能會遭遇長時間的盤問,尤其是對他們的旅行目的、行程安排和背景資訊進行詳細詢問。這種情況在美國和加拿大比較常見。二是隨意關「小黑屋」:一些中國公民報告稱,在入境歐美國家時被帶到單獨的房間進行進一步審查,被稱為「關小黑屋」,審查時間從幾個小時到更長時間不等,常常缺乏明確理由。三是強行查手機:在某些情況下,入境官員可能會要求中國公民提供手機密碼,進行設備檢查。這在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時有發生。四是拒絕入境:一些中國公民即使持有有效簽證,也可能在抵達歐美國家時被拒絕入境,沒有給予充分解釋或申訴的機會。被拒絕入境後,他們通常會被立即遣返回國。五是長時間等待:一些中國公民報告稱,他們在入境檢查時被要求長時間等待,處理速度明顯慢於其他國籍的旅客,甚至沒有明確的原因或解釋。以上種種行徑,由於涉及侵犯人權和隱私,早已在國際上惡名昭彰。有些人看到中國即將實施的兩項規章,就一廂情願地認為中國也會效仿此等惡劣行徑,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奉行相對寬鬆的入境政策。在保障國家安全和公共衛生的前提下,盡量簡化入境手續,縮短審批時間,為外國遊客和商人提供便利,也增強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和文化交流。此次國家安全部門出台兩項法規,為的是進一步補齊國家安全的短板,並且申明入境查驗嚴格保障個人隱私和公民權利。首先是查驗前提明確,必須是依法執行反間諜工作任務。在與反間諜工作無關的情況下,國家安全機關工作人員不能私自隨意查驗。其次是查驗對象明確,必須是與反間諜工作「有關的個人和組織」,比如對軍事禁區、涉密單位等進行偷拍的間諜行為嫌疑人員。查驗對象不能是無關人員,更不會是「普通入境人員」。再次是查驗流程明確,必須經設區的市級以上國家安全機關負責人批准;應當出示執法證件;有被查驗人或見證人在場;發現危害國家安全隱患的應責令整改,整改不能消除危害或者拒不整改的可依法查封扣押。特別是明確規定,在緊急情況下必須立即查驗的,也應經設區的市級以上國家安全機關負責人批准。

 中國憲法和法律嚴格保護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明確規定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充分展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保障個人權利的平衡兼顧。對於依法查驗電子設備設施,國家安全機關已經作出具體規範,兩項部門規章從執法程序和操作方法方面對此均有嚴格限定。

 了解了事實真相,普通大眾對於國家安全機關依法查驗電子設備設施,應當無須多慮了。至於一些別有用心之徒,恐懼其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行為遭到嚴厲打擊,對中國進行「潑髒水」式的惡意攻擊,也就見怪不怪了。

 作者係博士研究員。

責任編輯:靜文 【來論】「入境查手機」純屬妖言惑眾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