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八駿
特朗普被認為是一位商人氣息深厚的政治人物,但這不等於他任美國第五十八屆總統期間不重視意識形態。彭斯作為特朗普的副總統,2018年10月4日和2019年10月24日先後兩度就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發表演講。第一次,彭斯把矛頭對準中國政府。第二次,他的矛頭對準中國共產黨。
尤其,2020年7月23日,在加州的尼克松總統圖書館,特朗普政府的國務卿蓬佩奧發表對華政策演講,完全以中國共產黨為敵,呼籲世界各國以及中國人民「改變中國共產黨的行為」。蓬佩奧說:「我們,世界上的自由國家,必須以更加有創意和自信的方式,促使中國共產黨改變其行為,因為北京的作為威脅了我們的人民與繁榮。」「這並非遏制政策。這是關於一個複雜而全新、前所未有的挑戰:蘇聯當時與自由世界隔離。而共產主義中國如今已經在這裏,在我們的國境之內。」「如果自由世界不改變共產主義中國,共產主義中國就會改變我們。」蓬佩奧揚言,自由世界曾打敗過強權,如今必須再次對抗強權中國。國際社會不少人當時就認為,蓬佩奧這一演講,是代表特朗普政府向中國發動「新冷戰」的「新鐵幕」演講。
拜登的對華戰略和基本方針繼承特朗普。2021年1月,特朗普卸任前8天,白宮提前解密2018年制定的《美國印太戰略框架》。特朗普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發表聲明稱,該框架旨在加強美國廣泛多樣的盟友和夥伴網絡,該網絡長期支撐着印太地區的穩定與和平。該框架對印太地區提出14項假設,其中一項稱,由美國主導的強大聯盟,是遏制衝突、推進實現美國核心利益的關鍵。
視中國為最主要對手
此外,6項假設與中國相關:一、由於美中兩國政治和經濟制度的性質和目標不同,美中戰略競爭將持續下去,中國將規避國際規則和秩序以獲取優勢。二、中國旨在瓦解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聯盟和夥伴關係,並利用這些被削弱的關係所帶來的機會。三、中國的經濟、外交和軍事影響力在短期內將繼續增強,並挑戰美國在印太地區實現其國家利益的能力。四、中國將採取越來越強硬的措施促使台灣與大陸統一。五、一個強大的印度在與其他志同道合的國家合作時,將起制衡中國的作用。六、與中國和印度相比,俄羅斯在印太地區仍將處於邊緣地位。
拜登政府2022年公布的《印太戰略》,與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戰略框架》一脈相承,都強調聯盟的重要性,都把中國視為最主要對手。特朗普任內最大作為,是把美國戰略重心從歐洲和中東轉向亞洲,集中對付中國,視中國為美國面臨的頭號威脅。
2024年7月18日,在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特朗普接受共和黨提名他為代表該黨競選第六十屆總統的候選人並發表演說。他重申,一旦他重返白宮,就將盡快結束俄烏衝突,目的是集中力量對付中國。之前,他已提出強硬對付中國的一系列舉措,包括:將對所有中國商品加徵60%進口關稅;對中國電動車加徵200%進口關稅。
對於北京可能採取非和平方式統一台海兩岸,特朗普明確表示,他不會公開其可能採取的政策選項,以免喪去與北京討價還價的籌碼。他要求台灣為美國向其提供「保護」支付「費用」,被解讀為要求台灣當局購買更多美國武器。
「深層政府」主導美國政策走向
在討論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宮是否繼續拜登政府對華戰略和方針政策問題時,還不能忽略重要的一點,即:美國存在着所謂「深層政府」(deep state),亦即一批不會隨總統易人而離開既有職位的職業官僚,他們在實際上掌控了政府相當大的權力。
2017年12月18日白宮發表《國家安全戰略報告》,2018年1月30日特朗普發表《國情諮文》,明確表示反恐不再是主要任務,中國和俄羅斯變成美國的主要對手。美國全球戰略如此重大調整,固然為特朗普所批准,但是這兩個重要文件的草擬,出自一批職業官僚。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對付中國上已形成高度一致,不僅在於兩黨決策層和戰略界,而且在於「深層政府」。
頂圖圖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