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新安水,萬重枇杷山。5月中下旬,皖南歙縣新安江畔的枇杷熟了,兩岸的枇杷黃橙橙,掛滿樹梢,印染江水。「天上王母蟠桃,人間三潭枇杷」是人們對三潭枇杷的讚譽。
「綠色是生態歙縣的主色,三潭枇杷則是『歙彩繽紛『之珍寶。嘗三潭枇杷,嘗的是『兩山』的味道、是『鄉愁』的味道、是『共富』的味道。」5月21日,地處深渡鎮的新安江山水畫廊碼頭,徽文化·大地藝術季「歙采繽紛 三潭枇杷」歙縣第十五屆三潭枇杷文化節在此舉行,啟動儀式上,中共歙縣縣委副書記、歙縣人民政府縣長王奇勇深情的說道,我有一樹金,欲以覓知音。向海內外客商發出「怡悅新安山水、爽味三潭枇杷」之邀請,冀望以果為媒,交流合作,攜手未來,共同分享歙縣生態產業高質量發展紅利,共同譜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富美畫卷。
黃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朱洪平等市、縣領導出席活動。
啟動儀式後,領導巡展,與展台負責人深入交流並給出指導性意見
千年回味 共富於民
王奇勇介紹,三潭枇杷是自然的饋贈。歙縣是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母親河新安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實踐地,森林覆蓋率82.15%。空氣質量優良天數97.5%,地標水優良率100%。良好的生態是歙縣最大的優勢。行走在古徽州,徜徉於新安江,不僅領略了高山青、綠水長的愜意,也深切感受了雲滔滔、霧茫茫的意境,正是這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成就了三潭枇杷與眾不同的優良基因。
三潭枇杷文化節現場
天上王母蟠桃,地上三潭枇杷。三潭枇杷是徽州的印記。歙縣歷史悠久,秦朝置縣、宋設徽州,跨越千載,鍾靈毓秀人傑地靈。三潭枇杷不僅滋養了歙縣人,也鑄就了歙縣魂。不占耕地不占良田,沿江靠山、生根立足,秋孕蕾、冬開花、春長果、夏成熟,承四時雨露、獨備四時之氣,勃勃生長,恰似歙縣人不怕挫折、自力更生、厚積薄發的「徽商精神」。
三潭枇杷文化節現場
樹繁碧玉葉,柯疊黃金丸,三潭枇杷是產業的基礎。三潭枇杷是歙縣踐行「兩山理論」的生動實踐,纖纖幼苗長成參天大樹,成為歙縣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強科技支撐、強品牌培育、強農旅融合,三潭枇杷產業規模、質效顯著提升,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常年產量6000噸,年產值超一億元,帶動8000戶群眾增收,先後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等殊榮,真正成為群眾致富奔富的「金果子」。
三潭枇杷果形圓潤、色澤艷麗,肉嫩多汁、清香爽口、營養豐富。王奇勇認為,在品嘗其香與甜,感受其綿與柔之餘,還有更深層的文化內核。「這顆枇杷,千年回味、歷久彌新;這顆枇杷,道法自然,渾然天成;這顆枇杷,甜蜜於心,共富於民。」
以節促旅 以旅興農
山水新安秀,十里枇杷香。據了解,本屆三潭枇杷文化節旨在進一步打響優質農產品和新安江山水畫廊特色文化旅遊品牌,以「歙采繽紛」區域公用品牌為引領,緊緊圍繞「歙采繽紛 三潭枇杷」主題及特色文化、文旅融合、鄉村振興三條主線,通過媒體採風「枇杷行」,枇杷優選評比,達人號直播、現場互動小遊戲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廣大群眾送上了一場驚喜滿滿的「枇杷盛宴」。
助農「零距離」
活動現場,還推出了三潭枇杷鮮果優質品種展示、「套圈」遊戲體驗、枇杷書畫主題現場創作、枇杷膏非遺技術技藝展示、歙茶展示展銷、青年創意創業集市等參觀體驗活動,增加了參與性與趣味性的同時,讓參加活動的嘉賓和遊客們大飽「眼福」和「口福」,遊興盎然。
本屆三潭枇杷文化節發起了「快遞+特色農業+農戶」的助農模式
本屆三潭枇杷文化節發起了「快遞+特色農業+農戶」的助農模式,大力支持鄉村振興,與安徽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合作,暢通產銷對接,實現快遞助農「零距離」。(記者 吳敏 通訊員 顧雪菲 張文燁)
頂圖:徽文化·大地藝術季「歙采繽紛 三潭枇杷」歙縣第十五屆三潭枇杷文化節啟動儀式。中共歙縣縣委副書記、歙縣人民政府縣長王奇勇先生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