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一大內容。在「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深入推進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建設」的指引下,如何讓新業態、新模式為田野帶來新希望?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溫氏股份)與雲浮市區縣各級政府「政銀企村」共建養殖小區模式給出了有益探索。
打造共富產業鏈 助力鄉村振興
從貧窮到小康,中國的發展、中國人生活的改變,是由一顆顆被汗水浸潤的勞動果實「墊高」的,是由一個個改變命運的富民產業發展而來的,這些產業蓬勃地生長在充滿生命力的土地上。
作為一家以畜禽養殖為主業、配套相關業務的跨地區現代農牧企業集團,溫氏股份近年來組建成立國家生豬種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農業部重點實驗室等重要科研平台,組建和培養了一支數百人的高素質科技人才隊伍,掌握畜禽育種、飼料營養、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多項關鍵核心技術,擁有多項國內外先進的育種技術。
溫氏股份自1983年創業以來,始終堅持「公司+農戶」發展模式。董事長溫志芬認為,農業龍頭企業要發揮「聯農帶農」作用,只有把企業利益與農戶利益緊密聯結,企業發展才有根基、才可持續。具體來說,龍頭企業在優先解決當地農民就業、主動承擔市場風險、帶動村級集體經濟穩定發展等方面不斷發揮作用。
鄉村產業是多主體參與價值共創、利益共享的一種協同合作模式,離不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的約束和保障。基於此,溫氏股份與時俱進,不斷嘗試升級迭代產業發展模式,現有「公司+農戶」模式、「公司+家庭農場」模式、「公司+養殖園區+職業農民」等多種模式。溫氏採用「統一規劃、統一供種、統一供料、統一防疫、統一飼養標準、統一品牌銷售和保價回收」等一條龍的產業化運作,充分發揮農村勞動力、土地的資源優勢和公司的資金、技術、產業鏈及市場優勢,提高合作農戶抗擊養殖疫情風險及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實現優勢互補,充分調動當地農戶參與農業產業化生產,由傳統小農戶向現代農民轉變,成為產業發展的參與者、受益者,走上致富道路。
自廣東省雲浮市部署推進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以來,溫氏股份與雲浮市區縣各級政府緊密對接,進一步豐富模式內涵,探索推行「政銀企村」共建養殖小區模式,帶動多個養殖小區合作項目落地,打造共富產業鏈。
對農戶來說,感知到的或許只是經營模式的轉變,但對溫氏股份來說,在鄉村振興的大戰略引領下,積極參與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把村集體和農民都納入到產業發展鏈條,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帶領村集體和農民實現共同富裕是其新的使命與擔當。
溫氏股份富林平養小區
走進養殖小區合作項目,配套全自動餵料、飲水、保溫和清糞等智能系統,通過智能化和標準化養殖,以糞便資源化利用為清潔能源,推出多種畜禽糞肥還田利用方案,讓綠色、安全、智慧、節約和高效生產有機融合,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兩不誤。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黃治平表示,推進生態農場建設,是探索農業現代化的有效路徑,也是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有力抓手。
溫氏股份大穩養殖小區雞舍小雞
捕捉產業發展良機,共享興業熱土
從一家農戶到千萬家農戶,從一個村到千萬個村,隨着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政策體系加快構建,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紛紛破土而出,各地捕捉農業產業發展良機正當時。
黃治平認為,隨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構建,需加強生態農業技術聯合攻關,創新生態農場推廣機制。
「依託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科技創新聯盟等支撐力量,抓緊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重要設施裝備。加強生態農業技術集成推廣,形成全鏈條綜合解決方案,包括提升物聯網、大數據、智能裝備等在生態農場應用水平。
溫氏股份良洞雲秋高效養殖小區
創新生態農場推廣機制。發揮生態農場在產地環境治理、生產過程控制、產品質量提升、市場營銷服務等方面的主體作用。搭建科研合作、成果推廣、社會實踐、互利共享的服務平台,打造出各具特色的生態農業建設品牌。
發揮產業化經營優勢,不斷推動「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麗鄉村建設,冀見更多像「政銀企村」共建模式的有益探索,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記者 盛芳齡 通訊員 溫氏宣)
頂圖:溫氏股份合作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