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劇本朗讀創新方式探索 《劇·匯》魅力上演

劇本朗讀創新方式探索 《劇·匯》魅力上演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4-05-27 11:08:51 來源:香港商報網

    「外婆家院門口開了個小賣部,一開幾十年。院中間一棵桃樹,桃樹高出院牆,門頭掛着破舊的小賣部招牌,背景是遠處的白雲青山……」

    26日,一次為了戲劇的聚會在貴州省博物館非遺小劇場展開,接連兩場演出受到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這場「從文學到戲劇」的《劇·匯》劇本朗讀會,由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貴州省文化藝術研究院(貴州省戲劇創作中心)主辦,貴州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承辦,旨在拓展藝術研究院與高校、劇團、社會的多方聯動,讓更多熱愛戲劇的人參與策劃、創作、舞台呈現,以「戲劇+朗讀+演繹」的創新方式探索文化藝術成果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图2:《剧·汇》剧本朗读会现场.jpg

《劇·匯》劇本朗讀會現場

    首期《劇·匯》以「古今中外」為題,遴選了四部經典文學作品——《傳習錄》《雲邊有個小賣部》《紅高粱》《三體》中的部分片段,希望通過不同時期文學作品的戲劇化表達,向觀眾展現從文學到戲劇的藝術魅力。

    其中,用《傳習錄》代表「古」,期望用劇本與京劇的碰撞對陽明文化轉化運用作出探索;《雲邊有個小賣部》代表的「今」,十分貼近當下年輕人的真實生活;選擇《紅高粱》代表「中」,則看中了該文學作品中的戲劇張力;而本次主題中的「外」不是外國,而是外太空,選擇了經典且受年輕人喜愛的《三體》。

图3:《剧·汇》剧本朗读会现场.jpg

《劇·匯》劇本朗讀會現場

    貴州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黨委書記羅稅表示,劇場雖小但承載着過去、現在和未來。「相信在這方天地裏,所有編導和演職人員會給大家呈現出不一樣的精彩圖景、帶來不一樣的藝術體驗。」

    聚光燈下,外婆與劉十三的故事正在上演。由貴州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學生李旋飾演的外婆舉手投足間都很有年代感,而表演過程中時不時穿插的民謠演唱,則讓現場充滿了青春的感傷。據該篇章的分場導演郝俊傑介紹,大家在前期排演時認真考據了千禧年前後的經濟社會生活,力求貼近故事的時代背景,展示人物的內心感受。

    貴州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貴州師範大學副教授徐小雁是此次劇本朗讀會的總導演,可看、可聽、可聞、可感、可嘗的「五位一體」劇場體驗是她對於首場《劇·匯》獨具匠心的設計。

图4:贵州省曲艺家协会主席、贵州师范大学副教授徐小雁.jpg

貴州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貴州師範大學副教授徐小雁

    開場前,現場每位觀眾都收到了一張印有劇本片段的氣味書籤,是為「觸感」與「嗅感」。而演出中,則匯聚了京劇、民謠演唱、民樂演奏、流行舞蹈等藝術形式,與劇本朗誦一起配合「古今中外」的主題篇章融合展現,最終給現場觀眾帶來「五位一體」的沉浸式感受。「也許你眼角流下的那一滴淚珠,滑落到口中的鹹味,就是這次劇本朗讀會可嘗的地方。」徐小雁說。

    「藝術的生命在於不斷創新,《劇·匯》就是很好的創新,將文學、戲劇、音樂高度融合,體現了藝術綜合性的無限魅力。」貴州師範大學文學教育與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文學院副院長李俊觀後連連點讚。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劇本朗讀會的參演者並非專業劇團,而是主要來自貴州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的學生們。據徐小雁介紹,此次《劇·匯》共有40名學生參演,分為分場導演組、文學統籌組、視頻組、音樂組、燈光組、服道組、妝造組、舞台監督組、劇務組,充分發揮了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長與興趣愛好。

    「希望更多戲劇愛好者,能夠通過《劇·匯》掀起熱愛戲劇文學的氛圍,得到愉悅和感悟。」貴州省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曹海玲表示,通過院校聯動讓《劇·匯》更加接近素人藝術,同時也賦予《劇·匯》更多跨界融合的創意。

    羅稅亦認為,承辦此次《劇·匯》對該院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增進學生藝術實踐,切實提升學生藝術審美力、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發揮了重要的激勵作用。(記者 許入介)

    頂圖:《劇·匯》劇本朗讀會現場

責任編輯:嚴燕紅 劇本朗讀創新方式探索 《劇·匯》魅力上演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