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挺進皋徑——安徽歙縣防汛救災見聞錄

挺進皋徑——安徽歙縣防汛救災見聞錄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4-06-23 20:44:52 來源:香港商報網

    6月18日以來,安徽黃山市多地遭遇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侵襲,部分地區發生嚴重洪澇和地質災害。其中,當屬歙縣受災較重。

    受連日暴雨影響,歙縣森村鄉皋徑村遭受了嚴重的洪澇災害,是歙縣此次受災嚴重的區域之一。道路被沖毀,交通中斷,通訊不暢,這個位於山區的小村莊,一時間成為了一個「孤島」。

微信图片_20240623190121_副本.jpg

    志願者通過兩輪電動車運送物資

    6月23日上午9點,又下起了小雨,記者跟隨志願者挺進了歙縣森村鄉皋徑村進行實地探訪。

    到達皋徑村時,眼前的景象令人淚目。樹木倒塌、橋梁道路被洪水沖毀,許多房屋、車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毀。志願者們這兩天迅速展開災後恢復行動,利用現有的資源,清理道路,鋪設石子,儘可能恢復交通,保障應急救援車輛通行。

    6月23日中午,又有200多名解放軍戰士徒步挺進皋徑村,支援開展村莊清淤工作。森村鄉黨委書記胡宏兆說:「今天有兩百多名部隊人員深入到我們重災區森村鄉皋徑村開展抗災救援工作,他們對我們主街道沿線,主河道沿線,包括困難受災的群眾群體,開展清淤工作。」

    在前往皋徑村村委會的路上,記者看到沿線村民正在有序進行災後自救,清洗家中物品、沖洗地面。

    在沿河一棟民房外牆上,一條清晰的「分界線」顯示着此次洪澇災害的最高水位,目測高度超過2米。據村民回憶,6月20日凌晨五點左右,洪水已漲至與道路齊平,鄉村幹部冒着洪水,挨家挨戶通知村民轉移家中物資。

    森村鄉皋徑村村民徐利飛告訴記者:「志願者和村幹部這兩天都很不容易,他們來回奔波,分發救援物資,運送進來。前兩天路還不通,都是靠電瓶車、毛驢馱進來的,然後再進行分發。」

    皋徑村村委會內,還存有不少生活物資。前兩天,已經有志願者通過兩輪電動自行車、摩托車運送了大量生活物資,包括200多箱方便麵、300多箱飲用水、2.5噸大米及掛麵等。並人工抬進了5個發電機組,確保居民生活用電。目前,電力供應已基本恢復,通訊信號和自來水供應正在緊急搶修中。

    22日晚,歙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布啟動山洪災害一級紅色預警。當晚,鄉村幹部值守到第二天凌晨2點,緊急轉移避險66人。

    隨着救援道路的暢通,將有更多的救援物資運往皋徑村,災後恢復工作正在加速進行。森村鄉黨委書記胡宏兆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全面搶修恢復水、通信、交通等基礎設施,讓廣大老百姓儘早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同時,我們將對受災群眾進行安撫,實地核災、報災,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說完,胡宏兆便繼續忙着指揮救災了。

    23日中午1點,記者乘坐志願者的兩輪電動自行車離開皋徑村時,仍有部分村民繼續往村外轉移。

微信图片_20240623190124_副本.jpg

    迷彩綠公安藍志願紅……眾志成城

    號角一旦吹響,衝鋒成了姿態。香港商報記者了解到,入梅以來,歙縣縣委縣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6月18日對防汛抗旱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6月21日省委書記韓俊關於防汛救災工作批示精神,全縣黨員幹部全力做好防汛、搶險、救災各項工作。其中,對山洪災害危險區、地質災害隱患點、沿河低洼地帶、城鄉內澇點等危險部位人員果斷提前轉移,落實「關停撤」措施;強化短臨預報預警,落實預警「叫應」機制。

    交通中斷、通信不暢、斷水斷電……據了解,「6·20」特大暴雨發生後,除了森村鄉皋徑村,歙縣紹濂鄉小溪村亦受災嚴重成了「孤島」。

    6月21日,救援力量陸續進入,也給當地群眾吃下了「定心丸」。在小溪中心小學,先行到達的馬鞍山消防救援隊帶來了衛星信號;同時,一條空中救援通道也在持續運轉。在教學樓頂,直升機送來了村民急需的礦泉水和泡麵等生活物資。下午3點40分,武警支隊的大型機械開到小溪村塌方嚴重的地段,開始路面平整作業……物資運送、道路疏通、電力搶修、通信恢復等救援工作有序開展中。

微信图片_20240623190117_副本.jpg

    迷彩綠、公安藍、志願紅……隨着越來越多的救援力量正源源不斷湧入,前期出現通訊中斷的小溪村、清溪村、古祝村和聯盟村4個村,目前均已與外界恢復聯繫。

    面對新一輪強降雨,歙縣積極主動做好應對防範工作,迅速排查險情,第一時間妥善轉移、安置危險區的群眾,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嚴陣以待應對雨情,以『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把確保各方人員安全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全力以赴推進各項工作,用心用情做好服務保障;優先恢復路、橋、電、水、氣、通信等民生領域各項設施,重點關注受災人員、老人、孩子、學生等群體,切實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受災群眾心坎上;深入細緻做好群眾工作,暢通渠道、加強溝通,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切實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歙縣縣委書記汪凱表示。

    「防汛救災既是一場大戰,也是一次大考。」據了解,歙縣眾志成城、全力以赴,調集設備、集結力量,在全縣範圍內調用適用型機械和清掃設備,對街道、學校、市場、企業等公共場所災後淤泥與垃圾開展清運工作並做好環境消殺,同時組建醫療隊開展健康服務,確保災後無大疫。(記者 吳敏 通訊員 陳璐 王淑良)

責任編輯:嚴燕紅 挺進皋徑——安徽歙縣防汛救災見聞錄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