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濫觴。登太白而小隴右,山水俊秀物華天寶。獨具特色的渭水源頭,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推動文化傳承發展,是甘肅渭源兒女對歷史負責、對未來擔當的重要使命。
近年來,渭源縣全面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精準提煉渭河源頭文化遺產的內在精髓和時代價值,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動文化創新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設紅軍長征、戰國秦長城、渭河流域生態廊道,深入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傳統文化挖掘、文旅產品開發、文旅體融合發展等工作,通過開展4次田野普查,建立非遺項目保護體系,盤活文物資源,策劃開展極具特色的線下線上展覽,以「館校共建基地」、設立非遺傳習所,開展文物研學和非遺展演等活動,具象傳承地方優秀傳統文化。
「我們要守護好中華文脈,讓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展現新形象。目前,渭源縣博物館館藏各類歷史文物1520件,其中三級以上珍貴文物168件。時代上起原始社會,下迄1949年。藏品門類廣泛,涵括石器、銅器、玉器、陶器、瓷器、鐵器、書畫、織繡等十幾大類,以史前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寺窪文化及秦漢時期的藝術品為主要特色,是各個歷史時期開發建設的歷史軌跡。」渭源縣博物館館長牟召勇介紹。
展示時代新價值,文化遺產賦能文旅融合開闢新賽道。渭源縣深耕文物資源,運用數字化、智能化等手段打造沉浸式體驗新場景,文化遺產旅遊讓文物活起來。2022年,渭源縣博物館利用館藏文物數字化項目,完成66件館藏精品文物三維和二維圖像採集,調查排摸渭源全境古石碑和紅色不可移動文物,實測錄入《首陽山辯》碑全國名碑石刻,對路園鎮峪嶺村隴右地下印刷所和蓮峰鎮坡兒村紅軍烈士陵園積極申報全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首陽山大景區夷齊古冢陵園的提升改造工程和灞陵橋南北兩岸綠化提升工程的申報中,積極配合,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實證了渭水源頭多民族融合發展與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發展進程。
「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渭源縣文化館爭取省級專項資金270萬,建成非遺展陳館、渭源皮影戲傳習所、手工技藝館和中國古廊橋文化展陳館等四個現代綜合性文化展館,採取「非遺+展覽展示+傳習基地+非遺工坊+旅遊文創」的方式,通過邀請非遺傳承人、工匠人才現場教學、展示展演,以及館內十多門非遺課程研發和活化,8大類100多種文創產品開發,讓古老的非遺在煥發出迷人的時代光彩,有力推動了渭源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今年1至9月份,已累計共接待研學團隊及遊客182餘批28000多人次。
常有研學帶隊老師誇讚:「在這裡,學生們不僅欣賞體驗渭源高躍、麻皮獅子、秦腔臉譜、泥塑剪紙等10多門非遺研學課程,還可以親手搭建灞陵橋的力學結構模型,感受古人的智慧,體驗聲、光、音、影與展品的完美結合,靜態展示與動態體驗有機銜接,讓觀展過程成為一場視聽盛宴。」
渭源縣文化館還通過錄製慕課、現場直播、微信小程序等現代傳媒手段,全力打造老百姓掌心裡的數字文化館,讓大家指尖學藝,雲端樂享數字文化。同時,以館企合作創辦非遺工坊,館企互動提供高品質服務內容,促進「非遺+產業」協同發展。這兩年,成功申報省級非遺項目3項,文化館工匠人才創新傳習研學基地被全國總工會評為周優秀案例;以非遺為題材,創作的精品文藝節目《吉祥頌》《羌蕃鼓舞》分別榮獲甘肅省第六、第七屆群星獎。渭源縣文化館因此也變成了網紅打卡地,成為文化旅遊宣傳里的流量擔當。
「我們以『非遺』為媒,以『旅遊』為引,將文化、旅遊、非遺、科技、研學有機融合,努力實現讓遊客『走進來』,讓非遺『走出去』不斷提升縣域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助力渭源文旅更加紅火。」渭源縣文化館館長王宏,深挖渭源優秀傳統文化和非遺元素,在挖掘保護文化遺產方面有思路、有「套路」。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利用節慶假期,渭源各文化場館充分發掘館藏文物藏品資源,凝練展示主題,通過聯合辦展、巡迴展覽、流動展覽、網上展覽等形式,精心策劃推出主題系列展覽,為觀眾帶來更多高品質的文化體驗。通過「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線上線下系列活動、「渭水流歌·趣享非遺」民俗體驗活動、「全民樂享 多彩非遺」皮影戲展演、「學思樂園」青少年教育、非遺購物節等活動,以及渭源縣歷屆花兒歌手大賽、渭源縣歷屆秦腔大獎賽等大型非遺展演展示活動,充分展示渭水源頭的非遺文化魅力和地域人文風情。
渭源縣文旅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綱表示:「我們要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着力答好『文旅』融合命題,持續擦亮『採薇首陽山,爽游渭河源——紅火渭源歡迎您』文旅品牌,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不斷增強市民遊客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尤其是在推動歷史文脈守護傳承方面,大力實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着力推進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積極爭取秦長城保護等項目建設。探索』文化遺產數字化+產業化』共生發展模式,實施非遺項目數字化記錄工程,持續做好具有渭源特色的在地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記者 寇剛 通訊員 喬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