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既是東亞文明的中心,也是漢文化形成過程中的中心,更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統一國家的歷史標誌和象徵。11月13日,「千年古都 詩意長安」西安大遺址保護主題新聞發布活動在西安市漢長安城未央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舉行。香港商報記者從現場了解到,在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實踐中,西安市始終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向,努力將漢長安城遺址區打造成「中華文明標識地」。
西安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管委會副主任毛新亮介紹,漢長安城始建於公元前202年,城垣內面積36平方公里,主要建築有未央宮、長樂宮、建章宮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際化大都會和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都城。西安十三朝古都中有西漢、新莽等10個王朝在此建都,是古代延續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歷經2000多年其整體格局仍完整保存至今,是我國現存規模宏大、遺蹟豐富、格局明確、保存較為完整的古代統一帝國的都城遺址。
特別是在加大遺址文物保護力度方面,建立「市級(文物執法大隊)+特區(文物巡查隊)+屬地(三個行政區文物部門)的大遺址全域保護分級責任體系,多層級巡查,及時發現消除問題隱患,確保大遺址安全。實施遺址本體保護和環境整治項目,2024年上報J100號夯台、樓閣台、直城門、拜水台遺址、天祿閣遺址等11個文保項目獲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
同時全力推進《漢長安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與《漢長安城遺址國土空間規劃》融合編制工作,同步開展「兩規融合」與文物保護、市政設施、交通組織等專項規劃「一體規劃、一體布局、一體發展」。
此外,2012年,西安市還成立了西安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管理委員會,同期啟動未央宮列入「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報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建設工作。2014年,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未央宮遺址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21年,漢長安城保護利用工作列入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同年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2022年9月,自然資源部將漢長安城遺址列為全國大遺址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試點;同月,國家文物局和陝西省人民政府召開漢長安城遺址特區建設聯席會議,簽訂了《國家文物局、陝西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協議》。(記者 王寶雲)
頂圖: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