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經濟發展格局中,產業升級與創新驅動成為地區發展的關鍵引擎。遼寧大連潔淨能源和精細化工中試基地的出現,猶如一顆璀璨的新星,為大連乃至東北地區的精細化工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大連市作為我國重要的石化產業基地,一直以來在石化領域佔據着重要地位。然而,近年來其石化產業發展遭遇瓶頸,「油頭大、化身短、化尾小」的問題日益凸顯。儘管坐擁大連理工大學、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等國內頂尖科研機構和高校,但大連市精細化工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卻大多被外地承接轉化。這不僅導致本地精細化工產品附加值難以提升,產品質量也受到限制,精細化工產業鏈高端環節出現斷鏈,嚴重製約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中試基地加速器
為破解這一困局,遼寧大連潔淨能源和精細化工中試基地應運而生。基地總投資5.9億元,佔地18.0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15萬平方米,分三期建設。由長興島管委會投資,區屬國有企業大連長興科創企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運營、管理和服務。基地緊密依託大連理工大學和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的創新資源,採取「政府搭台、院校主導、專業化運作、市場化運營」的發展模式,面向潔淨能源及精細化工領域的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開展中試項目服務,將重點放在推進科技成果本地產業化上,旨在打造「東北最好、全國一流」的中試基地,為長興島實現產業優化升級和跨越式發展開闢新路徑。
中試基地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斷探索與實踐中逐漸積累起堅實的基礎。它由遼寧省精細化工產業共性技術創新中心發展而來,創新中心的一期、二期項目如同溫暖的孵化器,為中試基地孕育着希望的種子;產業化基地一期、二期則擔當起加速器的角色,推動着科技成果快速邁向產業化。
在技術成果方面,中試基地成績不俗。截至目前,已吸引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大連理工大學、上海有機所等30多個優質項目先後入駐。中試基地一期於2017年11月開園運行,2019年12月,寶盛精細化工項目就實現了本地產業化,成為中試基地成果轉化的成功範例。二期於2023年11月開園,不僅建成中試公共服務平台並完成100%招商,大連新球打印新材料和寶捷化工68哌嗪項目也實現產業化,全部達成後預計產值超5億元。
在彭孝軍院士和蹇錫高院士的悉心指導下,長興島中試基地已實現本地轉化18家,孵化轉化率超過60%,成功孵化精細化工企業11家,其中2家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1家被認定為「雛鷹」企業。累計產出中試科研成果32項、申請專利50餘項,技術產品交易額超千萬,吸引投資近10億元。
眾多企業在中試基地的助力下實現快速發展。金元盛與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合同,合同金額超億元;鷹之航、紅熱燃燒等項目實現近千萬銷售收入,中峰信和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劑項目已進入試生產階段,達產後預計可實現產值約2億元,利潤超千萬元。目前,長興島中試基地和初創工廠在孵項目18個,項目整體運行良好,中試基地三期也在加快推進建設。
服務中試項目
中試基地的成功,離不開其專業精細的運營模式。科創公司以標準化廠房建設模式,對基地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在硬件配套上,為入駐項目配備了小試實驗室、中試車間廠房、分析檢測中心等研發場地,完善了水、電、氣、暖及網絡配套,管廊、蒸汽、污水處理、罐區、氧氣、氮氣、循環水壓縮空氣等公輔工程配套一應俱全。在生活辦公方面,聯合辦公區、多功能會議室、多媒體教室、科學家咖啡廳、產品展示廳、餐飲服務中心、專家公寓、技術人員宿舍、通勤車等設施應有盡有,能充分滿足科研人員的生活需求。
在軟件服務上,提供物業管理、專家智庫、安全環保管理等管理服務配套,還設有政策超市、科技中介、工商註冊、法律諮詢、創投基金等增值服務配套,構建起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的專業化、一體化、集成化「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為項目從實驗室小試到產業化落地提供全方位支持。
同時,中試基地緊緊圍繞「政產學研用金」等協同創新要素,通過一系列「中試+」舉措,打造全流程孵化鏈條和全過程創新驅動體系。創新市場化運營模式,提升服務能力;創新中試項目管理模式,打通制度堵點;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集聚創新要素。隨着中試基地加速器合成反應公共服務平台的投用,新型二氧化碳吸收劑開發、連續化製備等一批項目取得中試成功,眾多需要更大量級連續反應放大測試的項目實現就地轉化,有效解決了中試項目進入市場前的諸多難題,為產業集群發展注入創新動力。
為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中試基地構建了全方位的保障體系。在政策扶持上,長興島管委會創新實施安評備案管理、環評總量控制,出台《大連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基地管理辦法》《大連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CDMO項目和中試車間項目環評審批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等政策,為科技項目、科技創新中試項目快速落地提供有力支持,給予中試項目更為寬鬆的發展空間。組織統籌方面,長興科創作為中試基地和長興島化工園區的運營主體,依託化工園區完善的要素配套,為中試項目產業化落地提供堅實的空間保障。中試基地「一個基地多套牌子」,擁有國家級精細化工產業專業化眾創空間、省級典型示範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等多個頭銜,在政策申請上具備優勢,入駐企業可享受經濟補貼等紅利。
中試基地科技成果展廳
資金投入上,通過「技術+管理+資本」的模式,科創公司、大連市政府、基金管理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大連長興島新材料創業投資基金,建設多功能公共服務平台,助力各類企業發展壯大。
人才培育是中試基地發展的重要支撐。目前,中心已聚集包括院士、長江學者、傑青在內的60多名科學家,以及200多名博士、碩士研究生組成的科研創新群體,打造了集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專業化團隊,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同時,依託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組建由近百位教授組成的專家智庫,為化工行業提供全方位科技諮詢服務。
一系列的努力讓中試基地收穫了顯著成效。已有30多個優質項目入駐,實現本地轉化18家,孵化轉化率超60%,取得中試放大成果30餘項,申請專利50餘項,直接經濟效益超億元,帶動下游產值近15億元。在各類評選中,基地屢獲殊榮,成為行業典範。(記者 王麗艷)
頂圖:遼寧大連潔淨能源和精細化工中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