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多渠道破解就业难缓解GDP增长压力

2014-04-2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要解决中国的就业矛盾,除了继续在经济发展方面寻找出路,寻找新的增长点之外,还必须在教育制度、就业观念、地区平衡、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等方面挖掘潜力,突破瓶颈。

  国家统计局16日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28213亿元,同比增长7.4%。虽好于市场预期的7.3%,但也不及政府目标的7.5%,并创20个季度以来的新低。

  出现这样的增速,显然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担心的,尤其是会不会影响就业,继而影响居民收入增长和社会稳定,是最主要的方面。

  笔者的观点是,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7.4%是足以支撑就业的。即便经济增速跌落到7%,也很难认为中国的就业会出现严重问题。就像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日前在博鳌论坛上所说的那样,在中国,GDP增长在一定范围内,已经与就业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了。

  事实也是如此,目前,在就业问题上,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农民工、职业技术人才、快递等熟练工、保姆等,市场十分紧缺,供需矛盾也相当尖锐。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面临找不到人或劳动成本快速攀升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大学生为代表的“知识人才”却就业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很不容易。同时,东西部之间,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

  经济发展速度快,当然对化解就业矛盾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单纯依靠经济增长速度来消化就业矛盾,可能经济增长率达到10%,就业矛盾也无法得到解决。因为,劳动力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传统的教育制度和就业思维,已经与现代经济发展产生了比较大的分歧,仅靠经济增长速度的改变已经无法解决这样的分歧,也无法弥合传统教育制度和就业思维带来的就业“缺口”。如果就业的洼地和高峰之间能够拉平的话,按照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完全不会有明显的就业矛盾。

  也正因为如此,要解决中国的就业矛盾,除了继续在经济发展方面寻找出路,寻找新的增长点之外,还必须在教育制度、就业观念、地区平衡、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等方面挖掘潜力,突破瓶颈。

  就教育制度而言,传统的学历教育显然已经落后,或者说已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因为,在多数具有“国民”学历的大学生眼里,只有“正规”的工作,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等,才是“正道”,才符合自己的身份。即便到了这些单位或行业,也必须是坐办公室、当“干部”,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学历。否则,就是不公。这也是为什么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等招工会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也正是因为传统的教育制度过多地集中于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大学生,且在培养过程中就打下了只有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等才与他们身份相符的烙印。因此,这些大学生进入社会以后,就普遍面临着高不攀、低不就的问题,最终形成有的岗位招不到人,有的岗位报考者拥堵的现象。

  而事实上,如果将目前的三本以及部分二本转型为职业技术教育,重点从培养技术人才、熟练工人、熟练操作工等方面入手,让更多的高中毕业生成为职业技术人才,那么,不仅就业的难度会大大降低,而且很多岗位缺人的问题也可以得到有效解决。这也意味着,很多大学也必须转型,将目前的过度追求综合性转型为职业技术培训和培养。

  就就业观念而言,传统的就业观念显然也是造成就业矛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一方面,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的“铁饭碗”仍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劳动者、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让他们始终将进入这些行业和部门作为首选。自然,也就不会对其他部门或行业感兴趣了;另一方面,工人阶层的薪酬待遇太低,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很大程度上,也对大学生等的就业观念转变有着很大影响。当然,大学生等自身的“爱面子”思想,也是影响他们就业通道的重要因素。

  所以,如何在制度上给予更多正面和积极的影响,也是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矛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如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打破公务员队伍的终身制,统一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保险基金政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等。一旦这样的制度格局形成,就业矛盾将得到有效化解。

  在此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还要研究制定如何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待遇、增加这方面职称评定等的政策,以鼓励和吸引广大青年参加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主动去做蓝领,而不是一起挤着去当白领。因为,蓝领也能够让他们获利尊严,让他们能够成为精英,成为受社会尊重的人。

  如果这些方面的渠道全部打开了,问题解决了,不仅可以缓解经济发展的压力,而且可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使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速度增强,反过来又对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对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问题,不要过于在乎,也不要过度地与就业捆绑在一起,从而为速度而速度,做出虚报指标、忽视质量、盲目刺激的行为。如果这样,不仅不能解决就业矛盾,反而会使矛盾更加尖锐。对经济与就业的关系,既要从经济角度入手,也要从教育体制和就业观念入手。只有当两者的关系理顺了,就业与经济的关系才能理顺,经济对就业的影响才能更实际、有效,就业对经济的反映才能更全面、准确。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