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應對經濟下行 中國加緊出招

2014-05-26
来源:王長久

  

广西北海工业呈现逆势增长态势,图为车辆在北海市铁山港区码头装运矿石。 新华社

  近期,國家領導人頻密到全國各地調研考察。5月22日,李克強總理在內蒙古赤峰調研並主持召開企業和金融機構座談會,5月23日至24日習近平在上海深入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入企業、園區、科研基地,考察調研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們發表的重要講話亦釋放出明確信號——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國政府正在加快出招。與此同時,內地連續舉辦了多場宏觀經濟吹風會,也無一例外地引導外界對中國經濟的正面預期。

  ●對下行壓力不掉以輕心

  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幅為7.4%,不僅低於政府年初制訂的全年增長目標7.5%,亦創出一年半來最低季度增速;上周發布的數據顯示,1至4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3%,不僅低於市場預期,且創下國家統計局公布不含農戶的固定資產投資數據以來(2009年)的紀錄低點。

  4月宏觀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減,這令外界對中國經濟的憂慮聲音再起。海內外專業機構紛紛調低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對中國可能出現的諸如地方債、房地產風險作出悲觀解讀。國際輿論和專家擔心的是,今年一季度顯露的經濟下行勢頭或會加快,至少今年後三個季度的反彈動能將遠遠遜色於去年同期。外界普遍擔心內地短期內像地方債務、影子銀行、金融領域、環境污染等風險會加大。

  對於業已出現的經濟增速下行,國家領導層給予了高度重視。在赤峰,李克強就指,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不能掉以輕心。習近平在上海也強調,要切實把防控風險作為重要底線,在建設全過程都掌控好風險,努力排除一切可能和潛在的風險因素。

  ●領導層釋放穩增長信號

  儘管面對諸多困難,國家領導層還是釋放出明顯的「穩增長」信號。在赤峰,李克強總理強調保持穩定發展仍然是重要任務。他說︰「發展還是中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和基礎,一定要靠發展解決問題和困難。」李克強指,政府要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但要穩中求進,合理適當地運用「政策工具箱」,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盤活資金存量,優化金融結構,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推進金融改革,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引人注意的還有,近期內地連續舉辦了多場宏觀經濟吹風會。這些會議無一例外地引導外界對中國經濟的正面預期,並傳遞出內地房地產和地方債等風險尚不足懼的信息;並一再表明──中國的現實是「依然有增長,而且是較快的增長」,而且中國經濟增長的戰略機遇期並沒有消失,增長的內在因素包括城鎮化、工業化(特別是中西部)等繼續深化,消費水平提升則帶來內需擴大及信息、服務消費大發展,等等。

  ●「錢緊」成發展攔路虎

  當前,內地發展遇到的難題之一就是「錢緊」。在赤峰有關會議上,「實體經濟」與「金融服務」代表直言不諱,實體經濟的企業家毫無保留地傾吐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他們反映,企業不僅貸款困難,實際貸款利率還上浮了10%至20%;很多小微企業更是陷入了融資難困境。對此,李克強對於企業遇到的困難表示理解︰「現在看來,融資難、融資成本增加是一個不能否認的事實。」他說,這次召開座談會,主要就是為了了解企業和金融機構銜接中出現的問題。

  其實,「錢緊」問題不僅僅表現在企業經營層面。此前有內地媒體報道稱,5月份開始,政府債務融資類信託到期量陡增,兌付潮將洶湧來襲,地方政府償債壓力激增。據用益信託網提供的數據,今年全年共有1486隻基礎產業類集合信託到期,規模共計約3309.7億元人民幣;而從廣義上分析,除礦產類外,包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交通、能源、文衛等公共服務的產業都屬於政府性債務融資類信託,今年約有1680.53億元到期。

  ●加大政策工具動用力度

  正因看到了發展過程中企業遇到的種種難題,李克強在赤峰提出「要合理適當運用政策工具,適時適度預調微調」。人們由此預期,內地政策工具力度勢必加大。

  事實上,內地在政策工具動用上已有出招。上周三,國家財政部發布通知明確,2014年上海等10省市試點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內地這一試點動作,就是旨在化解地方財政危機、促進地方發展的良策。據了解,主要用於基本建設的中國地方政府債務,今年要償還的高達2.4萬億。今後,有的地方就可以通過財政發債,通過借長還短以及把債務期限拉長等方式加以解決。中國版市政債的正式開啟,意味着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功能正從過往主要依靠平台融資的形式,向以政府債券為主體的市場化舉債融資機制轉變。而中國5月滙豐製造業PMI初值大幅回升至5個月新高,顯示內地製造業企穩迹象,這顯然或多或少和近期政府頻頻推出的「微刺激」舉措密切相關。

  可以預見,中國經濟增速近期或許還會出現一段時間的慣性下行,但綜合中央政府已經推出和即將推出的新招及諸多先行指標來看,7.5%左右的全年增長目標應該能夠確保和實現。


習近平定調上海使命 期待自貿區好收成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亚信上海峰会后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发挥上海在长三角地区合作和交流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

  与此同时,5月23日~24日,习近平深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强调上海自贸区是块大试验田,期待有好收成。他还深入企业和科研基地,考察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商飞”)和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汽集团[1.17% 资金 研报]”)等。

  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建文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考察目标的选择,反映了中国下一步经济发展的重点:一是制度,上海自贸区代表了制度创新;二是技术,对科技创新和进一步发展有要求;三是产业的脊梁骨,也就是装备制造业,包括飞机、汽车。

  期待自贸区有好收成

  23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上海自贸区外高桥[1.86% 资金 研报]综合服务大厅,听取上海自贸区总体建设推进情况汇报,同工商、海关、检验检疫等窗口工作人员交流。

  自贸区成立8个月,已聚集1.6万多家投资企业、28万从业人员,初步形成30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事项。同时,在形成更加开放透明的投资管理制度、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深化金融制度创新、推进政府管理改革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据新华社报道,在得知自贸区的上述成果后,习近平很高兴。他强调,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块大试验田,要播下良种,精心耕作,精心管护,期待有好收成,并且把培育良种的经验推广开来。

  习近平希望试验区按照先行先试、风险可控、分步推进、逐步完善的原则,把扩大开放同改革体制结合起来,把培育功能同政策创新结合起来,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要切实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切实把防控风险作为重要底线,切实把企业作为重要主体。

  新华社的报道还透露,习近平对办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十分关注,多次作出指示和批示。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考察自贸区,实际上也是向外部传递一个很强烈的信号,那就是中国支持而且承诺深度的改革开放。

  打气装备制造业

  离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习近平来到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考察。

  据“新华视点”报道,习近平在中国商飞考察时说,我们要做一个强国,就一定要把装备制造业搞上去,把大飞机搞上去,起带动作用、标志性作用。中国是最大的飞机市场,过去有人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个逻辑要倒过来,要花更多资金来研发、制造自己的大飞机。

  “大飞机实际上是一个象征,并不是说中国已经可以和波音、空客平起平坐,但象征着我们已经开始有这个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张军说。

  24日上午,习近平还先后考察了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汽集团。

  据“新华视点”报道,在考察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时,习近平表示,现在一些高端医疗设备基层买不起、老百姓用不起,要加快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降低成本,推动民族品牌企业不断发展。你们的事业大有可为。

  习近平在上汽集团考察时,来到荣威、MG两大自主品牌系列样车面前,询问技术性能、性价比、市场认可度,肯定他们追赶前沿的创新精神。他还表示,中央已经作出决定,公务车都要用国产车,这对自主品牌汽车是个机会。

  习近平强调,汽车行业是市场很大、技术含量和管理精细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

  张军认为,中国领导人对于中国商飞和上汽集团的考察,是向全球传递了中国致力于产业升级的信号。张军说,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目前中国研发占GDP的比重增长很快,人力资本水平增长也很快,基本到了大规模产业升级的前夜。

  上海要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

  据新华社报道,考察期间,习近平听取了上海市工作汇报,对上海发展变化和各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给予肯定。

  习近平说,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要抓住机遇,锐意进取,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还对上海的干部队伍提出要求,指出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知识水平和干事创业本领。上海各级干部要放眼全球、放眼全国,不断提高战略思维、战略把握、战略运作能力,谋发展、创业绩不仅争创国内一流,而且敢于到国际上去比较、去竞争。

  前几年GDP增速排名靠后的上海,2013年实现了7.7%的增速,超出7.5%的预期目标;今年第一季度,上海GDP同比增长7.0%。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屠光绍24日在上海论坛上表示,上海经济平稳发展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调”,即调结构、转方式;二是“赶”,也就是深化改革,加快改革的步伐;三是“创”,就是创新。

  屠光绍说,目前上海结构调整的成效已经开始显现,服务经济增长快于制造业的增长,同时在制造业的增长里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又快于一般的制造业增长。

  目前,第三产业成为拉动上海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以2013年数据为例,上海第三产业同比增速达到8.8%,比第二产业快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2%。

  张军说,虽然过去十年上海经济面临许多困难,比如综合成本高、传统制造业比重大幅下降,每年投资增长只有一位数,但也就在这十年中,上海成功实现了发展理念的转变,更多开始强调依靠转型升级推动发展。

  上海参与“两带一路”战略

  对于上海在新时期的定位,习近平强调,发挥上海在长三角地区合作和交流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既是上海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央赋予上海的一项重要使命。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围绕落实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继续完善长三角地区合作协调机制,加强专题合作,拓展合作内容,加强区域规划衔接和前瞻性研究,努力促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

  目前,以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的“两带一路”,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意在推动中西部产业升级,也在于推进东中西部平衡协调发展。

  比如,建设长江经济带,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约6亿人的强大发展新动力。这其中,上海自然要发挥龙头作用。

  “原先我们更多考虑上海在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上的作用,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上,有点没想到。”杨建文说。

  杨建文对本报记者表示,仔细想想,这种安排是很重要的。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到亚欧多个国家,涉及问题非常复杂,在国际化背景下,能够在经济体制以及开放的机制上有合适的探索尝试,就显得很关键。

  国家领导人对上海发展的肯定和全新的定位,杨建文对此表示,上海很受鼓舞,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必须做出更大的努力。比如,“能不能在不是很长的时间里,在上海自贸区建成世界500强企业的亚太营运中心,成为操盘手,把动员、配置的资源引向长江经济带,甚至丝绸之路经济带?”杨建文说。

  张军则说,要真正充分实现上海的辐射带动能力,还取决于上海转型升级的水平,这也有赖于中央政府给予上海更多的行政自主权。而自贸区推动的放权,恰恰是上海需要把握好的机会。“要专注自贸区这个机会窗口,把上海面临的约束一条条清除掉,确保上海有足够的行政授权。”

  与此同时,借助于全国区域经济融合的大背景,张军认为上海也将转型成为一个越来越专业的服务供应商,成为信息中转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所有的货物、资本、人才都流入上海,以服务形式影响长三角、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甚至亚太地区。


李克强:合理适当运用政策工具 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22日下午,李克強在赤峰主持召開部分企業與金融機構負責人座談會。中新社

  4位代表实体经济的企业家毫无保留地倾吐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而代表金融服务机构的4位银行负责人,正坐在他们身边认真地倾听。

  这是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企业和金融机构座谈会上的场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让金融之水浇灌实体经济之树”后,李克强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考察期间,让“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面对面坐在了一起。

  企业家超时发言“倒苦水”

  座谈会一开始,李克强就开门见山,请发言者“直言不讳”。“我们今天不讲面上的情况,不汇报成绩,只谈问题。”他说。

  受到鼓励的企业家们毫不顾忌地大倒“苦水”。通辽市金煤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晓宁说,自己的企业扩大产能需要融资,但当地银行没有指标,最后只能从江苏老家的企业申请贷款。赤峰中色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凤朝说,企业不仅贷款困难,实际贷款利率还上浮了10%-20%。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刚说,与伊利合作的很多小微企业也陷入了融资难的困境。

  李克强不时追问,直到把每个问题彻底核实清楚。他说:“现在看来,融资难、融资成本增加是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

  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林祥的发言涉及企业税收压力、项目审批、贷款利率高等问题。因为内容太多,他三次要求延长自己的发言时间。“我再补充一句话。”在工作人员第三次示意“发言超时”后,王祥林抢着说,“我觉得国家应该把更多选择权交给市场。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减少成本,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

  “我听明白了,你的困难归根结底就两个:盖章难,融资难。”李克强点了点头,“你这样的大企业都有抱怨,小微企业一定比你们更难。”

  金融机构负责人“抢话”提意见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包头商业银行4位金融服务机构负责人也从资金成本、风险管控、贷款额度等方面回应了企业的问题。一位负责人数次抢过别人的话头,表达意见。

  李克强不时抛出一些专业问题询问“实体经济”和“金融服务”双方的意见。他还数次“点名”参会的有关部门官员把问题记下来,回去认真研究,对接好企业和金融机构各自的要求。他说,这次召开座谈会,主要是为了了解企业和金融机构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当前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之一。”李克强说,“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反过来,金融也需要靠经济平稳发展来保持稳健运行。”

  针对企业反映的实体经济资金总体紧张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李克强指出,政府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要稳中求进,合理适当地运用“政策工具箱”,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盘活资金存量,优化金融结构,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进金融改革,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他同时要求,金融机构要围绕企业急需创新服务,更直接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西部和小微企业发展。企业也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在攻坚克难中打造竞争新优势。

  既要保持定力、顶住压力,又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

  李克强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经过多年积累,有巨大的回旋余地和发展潜力。”他说,“我们既要保持定力、顶住压力,又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

  他强调,改善民生不能光在嘴上讲,推动经济平稳运行也不能“坐享其成”。各级党委政府要增强大局意识,抓住突出矛盾,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把已经确定的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发展还是中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一定要靠发展解决问题和困难。”李克强说,“希望大家群策群力,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统筹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确保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主要指标如期实现。”

  最后,李克强对参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负责人表示感谢。“大家的发言对我们很有启发。”他说,“你们的问题我们会认真加以研究,该支持的会加大支持力度。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


2014已頒行「微刺激」政策

  5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

  5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生產性服務業重點和薄弱環節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4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支持外貿穩定增長和優化結構有關工作,確定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

  4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的政策措施,決定在基礎設施等領域推出一批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的項目,部署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工作。

  4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落實2014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確定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措施,決定延續並完善支持和促進創業就業的稅收政策。

  4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範圍,部署進一步發揮開發性金融對棚戶區改造的支持作用,確定深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鐵路建設的政策措施。

  3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確定今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

  1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

  1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出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三項措施。


別指望中國經濟崩潰

  最近,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美國高頻經濟信息社創始人兼首席經濟學家卡爾.溫伯格的文章《別指望中國經濟會崩潰》。溫伯格指,唱衰論調屢屢落空,西方亟須調整心態,中國經濟不會崩潰。

  溫伯格說,多年來,唱衰中國經濟一直是個流行話題,卻始終未能應驗。「人們何時才會對這種屢屢落空的預測感到厭倦?」他說,中國經濟最近33年來已三次放緩,不過在現代化道路「騰飛」以來卻從未出現過萎縮。以所有指標衡量,中國GDP正在追趕美國和歐洲,超過亦指日可待。

  然而,(西方)分析人士不僅不接受上述不可避免的趨勢,反而找到了宣揚中國經濟崩潰預言的更好依據——增長失衡,如銀行業動蕩、人民幣被低估、環境污染嚴重、人口狀況不利、能源嚴重緊缺、大宗商品供應不足……這些都指向中國奔向現代化的進程將以失敗告終。

  對此,溫伯格認為西方亟須調整心態,並認為承認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時間將早於預期是一種更健康的心態。「根據經濟指標測算,到我們孩子和孫輩的時代,美國經濟規模排世界第二,歐元區將位居第三。」他寫道,西方不應堅持認為中國現代化進程將很快以失敗告終。

  溫伯格續說,在中國與西方達到勢均力敵之前,對西方而言,最強有力的選擇是盡快與中國建立共同的政治基礎及互惠互利的經濟框架,實現和平共處。他借用《孫子兵法》指,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他擔心,當需要在一個新的世界秩序下與中國合作的那一刻到來時,西方或將措手不及。「眼下西方正押注中國經濟走向崩潰,卻沒為中國經濟沒有崩潰的情形準備好退路」。

  最後,溫伯格說,中國故事不大可能以崩潰而告終,所以,還是接受無可迴避的結果吧——為一個以中國為領袖的新世界做好準備。「讓你們的孩子學習中文吧!去上海和廣州看看!不要再看那些唱衰中國經濟的文章了,中國經濟是不會崩潰的!」


[责任编辑:陳明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