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3

研建大橋人工島須考慮全面

2014-06-05
来源:香港商报

  亞太國際關係學會成員 陳振寧

  昨日立法會一個委員會討論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的商業發展研究的撥款問題。如有關研究獲落實,由於人流和車流以至商業發展項目的使用者組成等充滿變數,那麼研究應按各種情況,制訂多個方案。

  政府向立法會建議動用6190萬元,用以就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的擬議商業發展進行規劃、工程及建築研究,以及相關的工地勘測工程。昨日舉行的工務小組委員會上,有議員關注人工島的交通、簽證等問題,並指政府至今才進行研究,無法配合港珠澳大橋的通車時間。

  許多問題尚未清晰

  政府正研究在人工島發展酒店、購物、餐飲娛樂等商業用途,打造大嶼山「橋頭經濟」。其背後主要理據應是:一是人工島佔地約130公頃,全為平地,而其地理位置處於港珠澳大橋的口岸,並與香港國際機場為鄰。從地理位置而言,它既迎來來自珠海、澳門等大珠三角西部的居民,也方便乘坐飛機往來香港與各地的旅客,發展潛力巨大;二是人工島的發展可以吸引部分來港旅客於當地消費,並不用前往市中心的購物區,減少對本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三是人工島提供更多商業用地,有助紓緩現時零售、酒店等用地不足的問題;四是人工島可為大嶼山居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令其更大機會不用每日舟車勞動往來工作機會較多的市中心等。

  但是現時人工島的交通、簽證等問題尚未清晰。有關研究至少遇上兩大難題:一是內地、澳門的車輛可否駛進人工島。而這個問題又會延伸一連串問題,例如應預留多少泊車位,以及泊車位應集中在出入境檢查站或其他地方;如這些車輛被允許駛入,應否設定每日上限等。

  二是內地居民可否以較寬鬆的出入境方法進入人工島。而這個問題同樣延伸一連串問題,就是人工島上應建成多少酒店、商場等;這些商業項目的定位應是甚麼,如何與周邊地區的同類項目作協調;應如何與公共交通網絡配合,以方便人們集散等。

  宜制訂多個方案

  然而這兩大難題都富爭議性,充滿變數,難以一時三刻得到解決。就此,如有關研究獲落實,需要因應各種情況,制訂多個方案,例如人工島只准許香港車輛駛入和維持原有的出入境政策的情況,與人工島准許內地和澳門的車輛駛入,並採取較寬鬆的出入境政策的情況,理應在人流和車流上的評估出現頗大的差距,而商業發展項目的使用者類別也會有一定差異,那麼相應的規劃、工程及建築便可能出現明顯不同。

  而建造人工島本身也有一定爭議,較為突出的是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填海工程可能破壞海洋生物如中華白海豚的生活環境,令其數目銳減。而長期以來,香港、澳門和珠海三方面就海洋生態缺乏聯合研究和工作。就此,政府應主動推動有關工作,以確保中華白海豚等海洋生物在珠江口的長期繁衍。


[责任编辑:鄭嬋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