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誦經驅虎的苦行僧

2014-07-14
来源:香港商报
    明神宗萬历年間(公元1573年-1620年),有一位苦行僧,他白天總是不辭辛勞,為寺廟挑水打柴,燒火煮飯,伺候大法師和其他師兄弟,真可謂無微不至,他卻依然歡洽愉悅,從無怨懟之情。到了晚上,他卻一點兒也不感到勞累,換了一個人似的,靜坐室中,伴隨著古佛青燈,修研佛法。
 
    一天,這位苦行僧來到樹木茂密、遮天蔽日的大山中,突然發現一隻吊睛猛虎雄踞道路正中,虎視眈眈,環顧左右,并無其他岔道可走。
 
    在這種進退維谷、走投無路的情况下,這位面目沉靜的苦行僧卻鎮靜自若毅然決然,敲打著木魚,口中念念有詞,向前走了過去……
 
    眼見著苦行僧就要靠近猛虎的時候,突然,那隻吊睛斑額大虎卻若有畏懼似的,爬起身,夾起尾巴遁逃了!這位佛法無邊、誦經驅虎的苦行僧不是別人,正是名震當時、顯异驚世的明得法師。
 
    明得法師本來別號月亭,后來,因為他師從紹興府(今浙江紹興)萬松林法師,為了表示自己尊敬師傅之意,他特地將自己的別號改為千松,以表自己不如恩師的謙虛。他的祖籍則是湖州烏程(今浙江吳興縣),父親姓周。
 
    明得法師剛剛生下來不久,就顯露出自己的不同凡響處。有一次,也就是在他五六歲的時候吧,他跟隨自己的父親去一個叫資道場的地方,傍晚住宿在一座寺廟里,看見牆壁上的羅漢繪像,小小年紀的明得就一本正經地問父親:「這是些什麼人?怎麼不跟我們穿一樣的衣服呢?難道他們是神僧嗎?」
 
    父親見自己的垂髻小兒居然一下子被這些羅漢畫像所深深吸引,又問出這些令人驚詫的問題來,不禁情動於衷,感慨地說:「他們正是那些法力無邊、普救眾生的神僧。」明得一聽,不禁慨然赞叹,堅定地對父親說:「我願意做這樣的人!」說完,就請求父親同意自己出家修行。他父親并未同意,回到家里,他又稟求母親,卻依然未得應允。
 
    這樣一直等到他十三歲的時候,父母親見兒子仍執意出家,無可奈何,便同意他出家修行。
 
明神宗萬历年間(公元1573年-1620年),有一位苦行僧,他白天總是不辭辛勞,為寺廟挑水打柴,燒火煮飯,伺候大法師和其他師兄弟,真可謂無微不至,他卻依然歡洽愉悅,從無怨懟之情。到了晚上,他卻一點兒也不感到勞累,換了一個人似的,靜坐室中,伴隨著古佛青燈,修研佛法。
 
    一天,這位苦行僧來到樹木茂密、遮天蔽日的大山中,突然發現一隻吊睛猛虎雄踞道路正中,虎視眈眈,環顧左右,并無其他岔道可走。
 
    在這種進退維谷、走投無路的情况下,這位面目沉靜的苦行僧卻鎮靜自若毅然決然,敲打著木魚,口中念念有詞,向前走了過去……
 
    眼見著苦行僧就要靠近猛虎的時候,突然,那隻吊睛斑額大虎卻若有畏懼似的,爬起身,夾起尾巴遁逃了!這位佛法無邊、誦經驅虎的苦行僧不是別人,正是名震當時、顯异驚世的明得法師。
 
    明得法師本來別號月亭,后來,因為他師從紹興府(今浙江紹興)萬松林法師,為了表示自己尊敬師傅之意,他特地將自己的別號改為千松,以表自己不如恩師的謙虛。他的祖籍則是湖州烏程(今浙江吳興縣),父親姓周。
 
    明得法師剛剛生下來不久,就顯露出自己的不同凡響處。有一次,也就是在他五六歲的時候吧,他跟隨自己的父親去一個叫資道場的地方,傍晚住宿在一座寺廟里,看見牆壁上的羅漢繪像,小小年紀的明得就一本正經地問父親:「這是些什麼人?怎麼不跟我們穿一樣的衣服呢?難道他們是神僧嗎?」
 
    父親見自己的垂髻小兒居然一下子被這些羅漢畫像所深深吸引,又問出這些令人驚詫的問題來,不禁情動於衷,感慨地說:「他們正是那些法力無邊、普救眾生的神僧。」明得一聽,不禁慨然赞叹,堅定地對父親說:「我願意做這樣的人!」說完,就請求父親同意自己出家修行。他父親并未同意,回到家里,他又稟求母親,卻依然未得應允。
 
    這樣一直等到他十三歲的時候,父母親見兒子仍執意出家,無可奈何,便同意他出家修行。
 
    於是,明得法師便來到本郡的雙林慶善庵,拜興祥和尚為師。四年之后,方才削发剃度,正式出家。
[责任编辑:宋斯琪]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