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为和平崛起而自强不息

2014-07-26
来源:香港商报

   我们可以原谅,但我们永远不可以忘记。120年前的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不宣而战,在丰岛海面,偷袭了护送所户英国运兵船赴朝的北洋军舰,打响了甲午战争的第一炮。两个甲子的岁月更迭,已是沧海桑田的变换,浴火重生的中国,正以无坚不摧的「民魂」,走向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走向自己的「中国梦」。作为甲午之战的战败国,作为当代的炎黄子孙,在日本军国主义幽灵复活,急速向右转的今天,如何纪念这一国耻,却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为什麽,物华天宝的中国,一次次被经济总量、人口规模、领土幅员远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为什麽,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为世界历史所罕见?目睹顶着「亚洲第一」虚名的北洋水师覆没的滔滔沧海要问,血战到底、饮恨牺牲的英魂忠骨要问,奋起抗争、前仆后继誓志拯救中华民族於水火的志士仁人要问,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当代中国人还要问。
 
  教训可以很深刻,答案也可以很多。但是这一切都没有来自内部的腐败更为可怕。
 
  至於挪用巨额海军经费,为老佛爷祝寿等等这之类的就不说了,仅援引两个历史细节。第一个是1894年12月13日,《伦敦每日新闻》报道称,只要外国公司引诱或贿赂他们,清廷的大人们,再老掉牙的枪支或再垃圾的弹药,他们都会购买。第二个是日本战时刊物《日清战争实记》如此描述自己的对手:有将军携带妓女的,有打着蝙蝠伞的,有带着鸟笼的,队伍里有唱歌的,有怒骂的,有快走的,有慢走的,千差万别、千奇百怪。如此腐败的朝廷上下,如何奢望它能建立起一支坚不可摧的军队,如何期望它能制造出坚船利炮,如何想象它能战胜自己的敌人。
 
  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可以说清廷一开始就已注定是战败者。清廷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是他自己腐败的制度,是他自己那庞大帝国的那庞大数量的蛀虫。
 
  纪念国耻拒绝民粹
 
  进入甲午年以后,纪念甲午国耻的各种活动声势浩大。如果是严谨而深层次地反思和审视,那是个好事。如果目的在於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挑动对立和激发好战言论,那就难免在爱国主义的外衣下,极易误入民粹陷阱。
 
  民粹主义的发展苗头是同民族主义合流。2012年因日本野田政权将钓鱼岛「国有化」而引发的国内抗议浪潮,其中就反映出这种苗头。一些人以爱国为名,大行民粹主义,暴力所致,不仅日系产品遭殃,连使用日系产品的国人也受害。更有甚者,有人借此机会打砸抢,乱伤无辜。民粹主义的影响也不可小视。这时的民粹主义实际上就如美国着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所称,是「带有民粹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过这样的评价:「民族主义是一种发育未全的疾病。」
 
  披上了民族主义外衣的民粹主义,更有迷惑性。因为以维护民族、国家利益为招牌,很容易得到公众的认同,反对者往往顾忌被扣上卖国的大帽子,而不得不无奈地沉默,政府在管控其非理性行为时也必须更加谨慎,甚至不敢作为。
 
  中国作为一个因外敌入侵而被迫卷入现代化进程的后发国家,民粹主义有着深厚土壤。在纪念甲午国耻的日子里,不被民粹主义的舆论所左右,理性避开民族极端仇恨的次生灾害,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而自强不息。
 
  路人甲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编辑]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