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調整開支及分配 為未來挑戰鋪路

2014-08-02
来源:李明生

   早前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的報告指出,倘服務水平按歷史趨勢增長推算,本港2020年即6年後就會出現財赤﹔負責本港公共財政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曾誓言,不會容許結構性財赤發生。昨日,財政司之下的財庫局就向全體政策局及部門首長發出通告,要求16/17至17/18的2個年度,每年要削減1%開支交回中央再分配,同時又將由部門構思新服務再申請資源的做法,改為在施政報告制訂政策方向後才邀請部門配合。政府消息指,這是為了控制開支增長,檢討服務優次,並養成更好的財政習慣。

  近年來,本港財政屢錄盈餘,儲備甚至豐厚得為人詬病,尤其現時民粹當道,福利項目更見日新月異,任何控制開支的做法均易惹來非議﹔不過,受累人口老化和經濟飽和,如果放任開支盲目增長,財政逐漸入不敷支只是時間問題。有關當局甘冒不諱,以專業、務實、長遠的目光未雨綢繆,其對香港的負責任態度絕對應予肯定。

  節流,當然是知易行難的。市民對政府的要求日益提高,各部門要在避免損及服務水平的同時,研究2個財年每年減少1%開支,特別是公務員薪酬開支高佔了開支比重約26%,個別部門例如最受人口老化影響的醫管局更佔逾70%之強,在削支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難度自然不小。此所以,削支目標都是循序漸進的小步邁前,而且押至2年後才會起步,幅度亦僅是溫和的1%,由政府部門到普羅大眾均有一段適應期,相信有利政策的順利執行。何況,所削開支未必真箇減少,因為都會撥作「儲蓄」由中央再分配,原部門可獲優先撥回資源,再加上政府開支整體趨勢還是向上,故此,所謂削支實際來說並不代表開支有減無增﹔然而,有關操作絕對有其需要,這一方面有利中央按照實際需要和政策導向調配資源,例如因應人口老化更好將資源集中到醫療、福利之上,另方面則有助部門加強審慎理財的文化,為應對未來的財政挑戰建立更穩固基礎。

  開源,某程度比節流好,然而難度同樣不低。調升稅率,肯定會削弱本港的競爭力,特別是區內主要競爭對手近年都在積極減稅。增加稅種,包括開徵銷售稅等,阻力則恐更大,其累退性質亦不符合本港財富再分配。地價乃是本港財政主要來源,可是在大力加推公營房屋的前提下,開拓新土地的進程又是困難重重,可供出售的土地可謂賣少見少,加上樓價地價亦料高位回落,均勢影響有關收入,況且退一步言過度依賴地產收入實非健康之舉。說到底,最佳的開源辦法,還是加大經濟發展,例如拓展高增值產業、以至適當輸入勞動人口等等,從而把餅造大增加經濟和稅款收入﹔權衡之下不難發現,這才最能趨利避害並有益社會。

  《基本法》第107條列明,「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相適應。」因應未來經濟及開支的增長步伐,來調整政府開支水平及分配,不但合理,更是合法,且亦合情。削支一詞無疑嚇人,但肯定是劑苦口良藥。如果本港財政失衡,例如淪落至歐豬境地,則斷非確保香港穩定發展的應有大義。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责任编辑:陳明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