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1

「七月半」里的港人港事

2014-08-11
来源:香港商报

    

  追遠 悲憫 和睦

  「七月半」里的港人港事

  從農历七月初一開始,香港18區的球場、公園內便輪番搭起色彩絢麗的竹棚、神壇,街頭四處流動著鑼鼓絲竹、誦經鐘磬之聲及焚燒香燭、紙錢的味道,那是人們在舉行祭祀祖先及陰曹孤鬼的「盂蘭勝會」。同一時間,香港的大小宮觀、道堂亦會舉辦既敬神又祭幽的「中元法會」,宣揚孝道和悲憫情懷。然而,尽管舉辦時間相同、主旨相近,民間的盂蘭節與道教的中元節卻有明顯不同,甚至,民間發起的勝會也會因舉辦區域及發起者身份不同而各异。本報記者走訪粉嶺、深井、西貢等社區及青松觀、六合聖室,在豐贍的節慶儀式中見證一段港人移民史、社區發展史和宗教習俗的傳承與演變。香港商報記者 杜潔菡

  傳統風俗承載「移民史」

  潮州民間俗稱的「七月半」與佛教的盂蘭節、道教的中元節,指向的都是在農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為十四日)舉辦的一系列祭祀先人、追遠慎終的慶典。不過,香港的「七月半」并不單指「望日」這一天,而是指從農历七月初一至月底的一段時期。所以,當記者在7月28日(七月初二)去到粉嶺安樂村的游樂場時,那里已搭起了神壇、經師棚、神功戲台、大士台及附薦棚,由當地的潮籍人士發起的第37屆盂蘭勝會正進行到第二天。

  已連續20餘年參與籌辦慶典的粉嶺潮僑盂蘭勝會監事長陳克華告訴記者,香港最早的盂蘭勝會是由銅鑼灣的「潮州公和堂」在1897年「引入」,因當年的潮人先輩大多只身來港從事體力勞動工作,又缺乏家人照顧,死后無人祭祀,變成孤魂野鬼,在世的同鄉為超度「好兄弟」及祈求自身平安,是以在俗稱「鬼節」的農历七月發起籌辦盂蘭勝會,后各區效法舉行,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逐漸發展成為不同社群均有參與的節俗,祭祀的對象也由「好兄弟」擴延至家中去世的先人。記者在現場看到,安樂村游樂場的北側已搭建起一座朝南的正壇,內奉三寶佛像,有經師在壇中以潮汕方言不停誦經;與正壇相對的,是大士台與祭祀先人亡靈的附薦棚,大士台內供一尊紙扎的青面獠牙大士像,用以震懾鬼魂。正壇的西側是一座戲台,夜晚會上演各種劇目的神功戲,讓人神可共賞神功戲。而正壇的東側,則是一座天地父母壇,供奉天地父母、南辰北斗及本地福神,里面擺滿了各種奉神用的華麗供品;它的一旁是處理籌辦事務及會客的理事台,各項流程的指令便是從這里傳出,維持著整個會場忙而有序的運作。

  「潮人所辦之盂蘭勝會源自佛教『目蓮救母』的傳說,故而采用佛教儀式,主要有兩大活動內容,一是祭祖,二是施孤普渡。上世紀70年代初是潮人舉辦盂蘭勝會的高峰期,一個月內竟多達七八十場,以致佛社、潮劇戲班忙不暇接,最后只能由各區派出代表協商出一個先后順序,大家輪流做。粉嶺的勝會定於初一至初三連辦3天,歷經37年未再修改。」陳克華說。

  求同存异凝聚社區力量

  不過,記者在西貢鹿尾村看到的由海陸豐籍人士舉辦的盂蘭勝會,卻是另一種風格:這場盂蘭勝會是在七月初六至初七兩天舉辦,采用的是道教儀式,正壇內上奉三清像、下供三寶像,各項科儀主要由3名喃嘸道士完成,但他們誦經時使用的也是潮汕地區的方言。與正壇相對而建的是大士台,此大士也不同於潮州人的藍面、雙腿站立、手持「南無阿彌陀佛」牌令大士像,而是一副紅臉、一腿躍起的形象。此外,大士台旁還多了一個供奉城隍爺的神壇,旁邊更設有一間紙扎的男女浴室,意在請亡靈到此沐浴更衣后再入場聞經聽法。西貢惠州同鄉會主席溫育新告訴記者,鹿尾村的盂蘭勝會本是由移民此地的潮州人和海陸豐人合辦,但雙方只在1954年至1958年合作4年后又分開舉辦,目前海陸豐人所采用的這套儀軌乃是傳承自他們的故鄉。

  有趣的是,到了荃灣的深井新村,盂蘭勝會又有了新的「移民」印記。記者在該村村口看到一座孤零零的「大王爺」壇,擔任深井村甲午年盂蘭勝會總理的姚志榮介紹說,此村居民本以客家人為主,「大王爺」就是當地客家人由故鄉請來的神明,后來,遷住此地的潮汕人也漸漸把「大王爺」當成了「自己人」加以供奉。七月十八、十九舉辦深井潮僑盂蘭勝會時,雖不會將大王爺請入正壇,但也為之供奉神袍、祭品及香火,算是「列席」參會。

  中元法會:共弘大道化人心

  坊間的盂蘭勝會,與道教的「中元節」主旨相似,但在道教宮觀內舉辦的宗教活動與坊間所見之「盂蘭勝會」卻有極大不同。

  首先是日期的確定方式不同。本報記者走訪屯門的青松觀和西區的六合聖室發現,香港道教的「中元法會」并不一定是在七月望日的地官誕啟建,而是在七月到來之前便以扶乩的方式擇期,如青松觀今年扶乩定下的日期是七月初五至初八舉辦法會。

  其次是祭祀的對象不同。兩間道觀的主薦台祭祀超度的對象,都是保衛祖國陣亡的三軍將士、本港歷年風火水險機船車禍枉亡者、本門傳宗演派道長等;附薦台則是讓市民供奉先人靈位,每日有經生為其誦經超度。初六日,青松觀的道長們還專程租船環港海大放水幽,水陸齊超。六合聖室也在中元法會結束后,另於西區海邊進行水幽法事。

  在觀看青松觀初八日上午舉辦的「太乙朝科」儀式時,葉長青道長提示說,青松觀在法會期間每日都設「三懺兩朝」的科儀。所謂「三懺」是指每日三次禮拜天尊,以求懺悔滅罪;兩朝是指早朝與午朝,是一種酬謝神明保祐、祈福禳災的儀式。此外,青松觀的科儀還有一個獨有特色,那就是1942年由呂祖乩示開壇后求雨大驗并傳承至今的「八卦瑤壇」,由8位經生站在不同方位,誦經修懺及祈禱法事。記者留意到,不論青松觀還是六合聖室的經生,均是以粵語誦經;進行科儀時,他們會穿著紅袍以朝天尊,穿黃袍以朝諸靈。

  不過,道觀中的中元法會也難免會受到外界影響而發生變化。在青松觀入門一側就有一尊「大士王」坐像,專司亡靈的分衣施食之事。葉長青道長說,道教中鬼王的化身應是太乙救苦天尊,但多年來作為佛教觀音大士化身的「大士王」形象已深入民心,道觀亦只能從俗,由此可看出道教、佛教交融的印記。

  與在屯門自成一園的青松觀相比,六合聖室感受到的時代之變或許更為明顯。丁澤堯道長告訴記者,道堂坐落在老社區中,隨著一些街坊陸續搬離及老一代人去世,來道堂舉辦的中元法會超度先人亡靈的人數不斷減少,已從1970年代高峰期的2000多人降至今年的1000餘人。而且,道堂開在樓宇內,現今已不能像從前一樣通宵誦經超度亡靈,因周邊住戶會打電話投訴,各項科儀只能在晚上8時前后便停止。

  道長們并不諱言一年一度的中元法會是道觀的重大經濟來源,但參與法事的道長、經生均不獲分文,所有費用都將用於慈善事業。丁道長表示:「一年一度的中元節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后人拜祭或附薦先人的行為,體現的是『孝』的傳統美德,這些儀式同時也在提醒生者,要尊道貴德才能受后人敬仰。普渡先烈英靈或全社會的不幸者,也有利於形成更為普遍的社會慈善氛圍與風尚,致民德歸厚矣。」

  留住集體回憶傳揚慈善精神

  為免傳統盂蘭勝會的儀軌因老一代人離去而佚失,香港潮屬社團盂蘭勝會保育工作委員會委員胡炎松受西貢區潮僑街坊盂蘭勝會組織者的委託,特將一套「原汁原味」的儀式、場地布局及規則記錄下來,編撰成一本詳盡的「指南」。

  他告訴記者,傳統的盂蘭勝會通常持續3天:第一天進行的儀式包括開孤門、請神、發關、啟請、開光安爐位、附薦先友及祖先、走供等,涵蓋讓亡靈到陽間參加盂蘭勝會、恭請諸位神明至會場見證三天功德法事的內容;第二天進行的儀式包括附薦先友及祖先、午供、齋菜宴、福品競投、禮普門祈福、樹幡科儀等,主要是透過誦經進香及拜祭儀式,請亡靈聞經聽法及享用盛宴;最后一天的儀式最多,場面也最為隆重,包括向佛祖獻上花、香、燈等十寶,午供、酬神祭好兄弟、放燄口、送大士爺、派平安米、謝佛散旗、關孤門、送神等十多項儀式。

  可是,由於社會發展及地理環境的變化,盂蘭勝會已很難照足傳統去做。例如,傳統場地布局很講究陰陽,戲棚須正對神壇以奉神明,經師棚正對大士台、孤魂台等,但由於現時各區的盂蘭勝會多在游樂場、球場內舉辦,只能因地制宜;又如,市民對燒街衣的投訴、港府禁止活禽交易的條例,也會令部分儀式受到影響。此外,每年所能募集到的資金和可調配人手同樣可致勝會規模生變。胡炎松告訴記者,1998年至2003年是西貢鹿邊村籌辦盂蘭勝會最困難的時期,適逢金融風暴和沙士疫症,籌集資金不多,有一年,紙扎供應商因發現未能即時收取貨款而將神袍紙扎帶走,令會場人士大感無奈。粉嶺潮州會館主席郭大鵬也說,1980年代香港經濟不景氣,勝會籌辦者需上門勸捐,若有經費缺口還得主動分攤,好在近年形勢大為好轉。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潮人也在主動求變,以在新時期傳承傳統。西貢區潮僑街坊盂蘭勝會從2008年起便由年富力強的「潮二代」們出任總理、理事等職,同時亦設立婦女組及邀請非潮籍人士參與籌辦工作。他們還對福品做了「改革」,新增金器、手機、小家電等產品,以吸引更多人參與競投,那也是每年盂蘭勝會的一項重要經濟來源。

  在理念上,香港的盂蘭勝會創造性地把關注點從無主孤魂擴展到關注眾生、扶老濟貧、倡導行善等方面。采訪過程中,記者就曾見到深井村的幾位長者一再對前來社區了解歷史、民俗的小朋友們說,盂蘭勝會不是教人迷信,祭祀祖先是教人要孝敬父母善待親人,祭祀無助孤魂是基於人間之愛心與同情心,教人須積德行善。

  無論如何,昔日由僑港潮人發起的盂蘭勝會已逐漸發展成為本地社會、不同社群都能參與的一大盛事。自小住在西貢的胡炎松說,一些老街坊早已舉家搬往市區,但每到盂蘭節又會扶老攜幼回來參與活動,使得一年一度的盂蘭勝會成了超越社群、區域,承載集體回憶和溫情的文化載體。

[责任编辑:劉宇婷]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