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他也不能被遺忘

2014-08-21
来源:香港商报
  為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重大革命題材連續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正在內地熱播,片中還首次出現了華國鋒的影視形象,這讓很多觀眾感到驚喜。昨天是華國鋒逝世6周年日,而明天又是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紀念日,歷史老人將充滿交集的這兩位政治明星再次粘連并定格,讓人不得不感叹命運與藝術的戲劇性重疊。
 
  在中國的政治話語體系中,一直存有一些禁區。若干年前的華國鋒概念就屬於這樣的敏感區,但從3年前,官媒人民日報刊文紀念華國鋒誕辰90周年始,這一禁忌逐漸被打破。現在《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這部熱播劇,對華國鋒概念的「脫敏」又作出了貢獻,引發了輿論的關注。
 
  還是「雜交水稻之伯」
 
  華國鋒曾是中共一個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的領導人。他在政治上的功與過、是與非,在其逝世后,官方已有初步的蓋棺論定,相信將來官方和民間的學者會嘗試做出更豐富的更客觀的評價。但其在十年「文革」的荒唐時代,對中國雜交水稻的科研與發明所作出的貢獻,這一亮點卻鮮有人提及。
 
  在袁隆平的言談錄中,曾提到「文革」初期華國鋒保護他和植株不受紅衛兵冲擊的往事。華國鋒不僅僅是保護了袁隆平,他還為袁隆平做了大量實際支持工作。在華的直接支持下,袁隆平的研究不局限在湖南,幾乎走遍了南方各地,終於在6年后於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島發現一株雄花敗育株,這件事情成為雜交水稻研究中的標誌性事件。1973年10月,袁隆平發表論文《利用「野敗」選育「三系」的進展》,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6年,雜交水稻開始進行大面積推廣。
 
  在那樣一個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愚昧時代,搞科研是走「白專道路」,具有極大的政治風險,可以說,如果沒有華氏的這份支持,雜交水稻的發明不知要推遲多少年,甚至未發明之前,袁隆平就已經被批斗而死。
 
  每一個為人民、為國家作出貢獻的人都應被歷史記住。袁隆平是世界公認的「雜交水稻之父」,那且不妨稱華氏為「雜交水稻之伯」。昨天是華國鋒逝世6周年日,謹以此「稱號」來紀念這位政治老人,雖然在官本位者看來有點不適。
 
         文/ 路人甲
[责任编辑:刘深]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