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谭浩俊:被煤炭严重“污染”的山西官场生态

2014-09-15
来源:联合早报网

   中国媒体公开披露的消息,今年以来,山西已有七名省部级官员落马,分别是: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金道铭、原副省长杜善学、省政协原副主席令政策、太原原市委书记陈川平、省委原秘书长聂春玉、省委统战部原部长白云、原副省长任润厚。其中,五名是权力更大、影响更广的省委常委。

  说山西官场出现了一场“大地震”,可能一点也不为过。那么,山西官场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地震呢?地震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这些地震之间有没有什么关联呢?

  显然,山西的官场“大地震”,与煤炭的过度挖掘、地下环境遭受巨大破坏、且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可能产生的堰塞湖和泥石流甚至地震等在原理上是基本一样的。因为,这些年来,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是建立在煤炭的开采和销售上的,而今年以来倒下的官员,大多也都与煤炭企业的老板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都与煤炭的开采与销售建立了厚密的利益关系。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山西省人大、政协的省部级领导90%甚至更多比例为当地干部,说明山西省部级领导干部异地交流太少。这样就容易形成利益网、关系网,以及家族式、地域式的官场关系,即便有外地官员任职,也很难打入当地官场圈子。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像山西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什么官员反而不愿到外地任职的原因了。

  山西的官员不愿到外地任职,当然不是因为山西更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更有利于他们被提拔重用,更有利于他们为老百姓服务,而是山西的煤炭很值钱,山西在煤炭开采和销售过程中,更容易权力寻租,更容易进行腐败活动。不然,不会有这么多落马官员与煤炭紧紧联系在一起,也不会出现官员与煤炭企业老板共荣共亡的现象。因为,山西官场没有发生“大地震”前,已有多名煤炭企业老板出事。而官场“大地震”发生以后,又有多名煤炭企业老板犯案,其中包括曾经的山西首富,包括曾经不可一世的大老板们。

  显然,山西的官场生态是被煤炭“污染”所致。假如不是因为煤炭市场出现巨大变化,煤炭价格一落千丈,多数煤炭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很多问题可能还难以在短时间内暴露,而且,煤老板们还能继续自由地转悠于官场与商场之间,既扮演企业家的角色,又扮演“地下组织部长”的角色。因为,按照相关媒体透露的信息,在山西,煤老板们都有任免干部的绝对权力。

  哪名官员要是得罪了煤老板,不要几天就有可能被撤职或调走,甚至受到人身伤害。想想也是,省部级干部中有这么多名常委与煤老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官员与商场之间、官员与煤老板之间又怎么可能不结成统一的利益关系,官员又怎么能够不受制于煤炭企业老板呢?

  可以这样说,在山西,由黑金编织起来的利益网、地域网、金钱网,已经相当的牢固和严密,一般人入主山西,可能不要多长时间就会被“赶”走或主动调走。这些年来,山西换了多少任省长,而被迫调走或被免去省长职务的,也大多因为煤炭行业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安全生产事故问题。

  现在看来,当年的那些煤炭安全事故,可能并不简单。因为,外派的省长调走了,本地的干部们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特别是发生了严重安全事故企业的老板,却一个个仍然神气活现,继续着他们的挖金之路,继续大把大把地从煤炭的开采和销售中获取大量利益。而本地的官员们,则明的暗的与煤老板勾结在一起,享受巨大利益带来的快感。

  今年以来的官场大地震,揭开了山西官场生态严重被煤炭“污染”的现状,人大、政协90%以上的省部级官员都出自山西本省的怪现象,也进一步说明,受煤炭严重熏陶的山西官员们,是多么地“热爱”山西这片埋藏着巨量黑金的土地。如果不是反腐败力度的加大以及煤炭企业出现严重危机,山西的官场生态,可能还要继续遭受煤炭的“污染”。

  煤炭对山西官场的“污染”,绝不仅仅在省部级一个层级。山西人大、政协省部级官员中90%以上来自于本地,更从一个方面说明,山西的地市、厅局一级官员中,更是只有本地人,而没有外地人。如此,这样的地域关系网,对山西的官场生态是不可能有任何好处的。

  为什么山西一个省委书记的调整,需要中共常委亲自到会并讲话,要知道,当年薄熙来出事、张德江就任重庆市委书记时,也仅仅只是政治局委员到会并讲话。可见,山西的官场生态已经被“污染”到何种程度了。

  报载,除王儒林接替袁纯清任山西省委书记外,湖南省副省长盛茂林也出任山西省委组织部长,加上早些时候已担任了山西省委副书记的原湖北省委组织部长楼阳生,外派到山西的高级官员已有三名,且都是主要岗位、关键岗位。接下来,一方面可能会有更多新的干部到山西任职;另一方面则可能在地市和厅局级干部中进一步调查。也就是说,山西官员的地震,可能还没有结束,至少还会发生多次余震。

  事实也是如此,一个被煤炭“污染”到已经难以承受的官场,如果再不加以治理,就有可能彻底烂了。对山西官场的大力治理,说到底,也是对其他地方官场的一种警示。特别是存在同样问题的地方,更应当小心。

  作者是江苏省镇江市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