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美“變色” 中東禍患無窮

2014-10-08
来源:香港商报

  美變色 中東禍患無窮

  2011年北非和中東爆發「阿拉伯之春」反政府示威浪潮以后,多個政權相繼倒台,美國政府有份推波助瀾,支持反對派或直接軍事干預。當時西方輿論吹噓中東民主將開花結果,3年后的今天,只見各國深陷亂局、極端組織乘勢崛起。如今美軍在敘利亞空襲恐怖分子,反映「阿拉伯之春」帶來的願景已幻滅,美國只好收拾自己一手造成的殘局。

  「阿拉伯之春」后,幾個「變天」的國家陷入無休止動盪,部分局勢甚至比之前更差。埃及重返軍方統治,很多曾是「革命」象徵的自由派淪為階下囚;利比亞陷入內戰和無政府狀態;也門人只記得美軍無人機在當地狂轟濫炸,而非推動民主。美國精於顛覆政權,但說到扶植有能力的繼任人,則乏善可陳。

  斷糧新政權ISIS崛起

  阿拉伯國家新政權表現毫無起色,并出現政治真空,讓極端勢力有機可乘。敘政府在「阿拉伯之春」中「幸存」下來,華府過去幾年一直要求巴沙爾下台,并計劃協助反對派推翻他。然而隨著「伊拉克國(I-SIS)」崛起,美軍戰機被迫在敘空襲ISIS分子,卻很可能讓巴沙爾鞏固權力,引起敘反對派不滿,批評華府政策混亂。

  美國把「阿拉伯之春」定性為「民主革命」,為其搖旗吶喊,向埃及等國的示威領袖提供訓練和資助,卻避談多個被推翻的政權,曾獲美國后續扶植或支持。因此,中東有批評美國及西方國家以往支持獨裁者,卻在反對派奪取政權后,立即倒向新政府,認為西方并非真心支持革命,只因當權者大勢已去,歐美才試圖借此保障其在當地經濟利益及政治影響力。

  政權相繼更迭后,中東伊斯蘭政黨憑藉群眾支持抬頭,他們掀動各地反美情緒升溫,突尼斯、利比亞和埃及的美國大使館先后遇襲。分析指,美國目前處境非常尷尬,由於不能公然反對民主原則,難以再大舉干預當地政局,唯有眼白白睇住多年來在中東及北非的影響力逐漸消失。

  為私利 美暗中策劃政變

  對比冠絕全球的軍費開支,華府投放在那些聲稱是「宣揚民主」的「非政府組織」的資金可謂九牛一毛,但取得的成果較軍事作戰還要豐厚。以席卷中東的「阿拉伯之春」為例,很多策劃反政府運動的領袖和參與者,均接受了這類組織的訓練或資助。這些組織包括美國國際民主研究院(NDI)、國際共和研究所(IRI)、自由之家等等。NDI與IRI由美國國會設立,NED每年從國會獲得約1億美元(約7.8億港元)撥款。

  這些「非政府組織」除為民間運動提供資金,還會教導運動領袖如何籌辦示威、利用媒體宣傳等。埃及2011年爆發反政府示威,領導示威的「4月6日青年運動」領袖曾在2008年獲邀到紐約出席論壇,他們事后坦言學到的知識在發動革命期間十分有用。不過,接受美國「非政府組織」支持對民間運動領袖亦具風險,例如有「4月6日青年運動」領袖曾在2009年向美國大使館透露,有成員批評領導層與自由之家合作形同「叛國」,甚至警告會在網上公開一切。

  網戰西方左右逢源

  在「阿拉伯之春」反政府示威中,互聯網和社交網站扮演重要角色。有學者指出,阿拉伯國家當時普遍缺乏信息科技人才和裝備,西方國家一方面協助中東反對派「網絡翻牆」,另一方面又迫當地政府大灑金錢,購買和升級網絡屏蔽設備,從中大賺一筆。這就是說,網絡的「矛」和「盾」都來自西方。

  突尼斯前總統阿里於2011年「茉莉花革命」被推翻,成為「阿拉伯之春」的導火線,美國隨即表示會提供金錢援助,讓當地推行改革,美國參議員麥凱恩更形容「這場革命非常成功,區內楷模」。然而「革命」無法惠及民生,如今突尼斯飽受經濟問題困擾,年輕人失業嚴重,更被ISIS等恐怖組織招攬,前往敘利亞參加聖戰。

  而美國近年干預中東主要的軍事行動,要數2011年與北約空襲利比亞卡達菲政權,導致卡達菲遭推翻。當時美國容許武器流入與恐怖組織「基地」有關的武裝分子,使對方勢力壯大,結果養虎為患,間接導致2012年美駐班加西領事館遇襲。西方推翻卡達菲后,對利比亞撒手不管,該國目前遭內戰撕裂,仍處水深火熱。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